农机提升了烟叶生产效率,帮助烟农减工降本。图为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烤烟示范区烟农使用微耕机进行中耕作业 /邓禹辰 摄
广袤烟田、农机驰骋;阡陌纵横、机器轰鸣。
云贵高原的梯田里,微耕机、除草机来回穿梭;中原腹地的烟田中,植保无人机分外繁忙;东北辽阔的黑土地上,拖拉机、中耕机“突突”作响……由春入夏,烟田农机“交响曲”越奏越响亮。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农艺、农机、农田、农服”配套建设一体推进,越来越多技术新、装备强的烟草农机成为种烟的好帮手,不仅让烟叶生产“如虎添翼”,更为烟草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强劲动力。
重整田畴 宜机改造
夏日的原野,绿意盎然。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双龙营镇红薯山村的大田内,移栽好的烟叶随风摇曳、长势喜人。放眼望去,一垄垄青翠的烟苗整齐划一,机耕路、沟渠交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巴掌田”。“之前地块零散,路也不好走,栽烟时我那两块地之间要走近50分钟。”提及往事,烟农黄绍书连连摇头。
狭小复杂的地形,不仅增加烟农负担,也给烟草农机推广和普及带来挑战。如何提升烟区生产条件,破解烟叶高质量发展难题?
建设高标准烟田,文山烟区给出答案。推动合理布局规划,提高连片种植规模,并综合配套田、水、路等设施,把“巴掌田”变成“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涝能排、旱能灌”的高标准田。
同时,加大烟区布局优化和土地流转力度,集中在示范区开展以“小变大、陡变平、短变长、弯变直”为重点的烟田宜机化改造,解决机械“下田难”“作业难”问题,减少机械作业死角,改善农机作业环境。
如今,红薯山村的土地“小田”变“大田”,“分散”变“集中”,土地资源利用率和种植效益大幅提升。
推进烟叶生产现代化,全程全面机械化是基础。文山烟区开展高标准烟田建设、推动烟田宜机化改造,正是全国各烟叶产区以系统思维推进“改田适机”、提升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的生动写照——
黄淮平原,山东烟区着眼农机农艺融合现状,牵头制定操作规程,将坡度在25度以内的地块纳入土地整理项目,并对土壤、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建设等作出详细规定,全面改善农机下田与作业条件。
彩云之南,云南烟区统一规划、系统设计,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推进“951”烟区建设工程,提升烟叶生产设施条件,大力改善烟区环境,开展宜机化改造,为云南烟叶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武陵山脉,重庆烟区与当地政府合作,携手共建标准农(烟)田。其中,农委负责田面梯台式改造和宜机化缓坡改造,烟草部门负责田间水池、沟渠修复和道路硬化。目前,正向着合作打造7万亩宜机化烟田目标奋力推进。
…………
多方合力,以烟田促融合、让烟田适合农机,全国各烟区全面推进高标准烟田建设,百亩片、千亩方集中连片的宜农、宜粮、宜烟、宜机的高标准优质烟田不断出现,为全程全面机械化生产打牢坚实的基础。
全程全面 机艺融合
田家少闲月,夏日人倍忙。
烟叶移栽结束后,各烟区陆续进入大田管理时期。揭膜、培土、除草、追肥……烟田里,随处可见烟农忙碌的身影,处处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随着移栽后第一个浇水高峰期的到来,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贾悦镇琅埠村的智能水肥一体化供应设备开始全力运转。
“以前给烟田浇水是一项体力活,不仅需要提前协调水源,还得自己铺设管道、疏通烟垄。现在有了这套设备,手机上轻轻一点,就有源源不断的水沿着事先铺设好的管道输送到烟田里……”琅埠村烟农白俊杰兴奋地说,“我家烟田用水再也不用愁了。”
智能水肥一体化供应设备是近年诸城烟区重点推广的田管设备,不仅能实现水肥供应的精准控制,有效减少浪费,还能实现水肥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改善作业环境、节约人力成本。
作为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诸城烟区积极推广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鼓励并引导烟农购买适用的农机装备。同时,推动合作社向烟农提供农机服务,帮助烟农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除去水肥供应,机械化同样让田间管理变得游刃有余。
调试设备、设定程序、按下遥控按钮,两台植保无人机缓慢升空,沿着设定的高度和路线在烟田上空来回穿梭,有条不紊地进行作业。远远望去,无人机带来的气流吹起碧波阵阵——
这是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烟农专业合作社实施“飞防”作业的场景。
与传统人工作业相比,无人机植保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喷雾效果更好,且只需在手机上设定好路线,就可以实现无死角自动喷洒,省时省力又省心。
“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了。利用无人机,我家100多亩烟田只需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植保作业。”烟农李青山对此赞不绝口。
新技术带来新动能,新设备激发新活力。
着眼烟叶生产全程,行业聚焦育苗工场、田间生产、烘烤工场三大场景、“耕种收、苗管烤”六大环节,着力推动农机农艺融合,提升全程全面机械化水平。
改进机械装备便携性,推动流动育苗作业服务;围绕一体化作业需求耕整地,打好田间全程机械化作业基础;关注整机效率和一机多能,提升移栽环节效率与质量;推动人机协同作业开展田间管理,降低劳动强度……
越来越多的烟用机械和先进技术投入使用,不仅提升了烟叶生产全过程的效率与质量,也为烟农带来了更多的收益。
因地制宜 赛马适配
农机一小步,农业一大步。
机器“呼呼”运转,铺膜、放滴灌带、盖土、打孔一气呵成……仅仅几个来回,地膜和滴灌带就已铺到了田间最佳位置,引起一片叫好声。
这是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烟区农机评估会上的一幕,4款新型农机和数种轻简农机具齐齐亮相,十分惹眼。
“这款覆膜铺管一体机能实现‘双环节、一体化’高效作业,效率比前代产品提升8倍,能显著帮助烟农减工降本、提质增效。”仁和烟区技术人员介绍。
“老乡们,都来看一看!这一款是新推出的灌溉机,与现在烟区推广的新农艺配套,同时还具有植保、灌根施肥等一机多用、一机多能的特征!”
同一时间,千里之外的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天池镇烟叶示范区,各类参展的烟草农机同样令人啧啧称奇,多种农机的精彩表现让人大开眼界。
适宜的农机,是农业生产的“助推器”。开发和推广能用、好用、适用的烟用机械,是提升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的重要支撑。
“赛马”选型,农机比武。四大作业区地形地貌、田形特点、气候环境差异较大,机械化发展现状、农机农艺融合难易程度也不尽相同,各烟区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分区域构建完善机械化生产系统。
黄淮北方平原作业区,在全程机械化雏形显现基础上,加大技术装备集成推广力度,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和跨区作业,加快实现全面机械化;
东南武夷南岭丘陵作业区,以稻烟一体机械化作业为重点,加快构建粮烟协同高效机械化生产系统;
西南云贵高原、武陵秦巴山地作业区,结合丘陵山区作物多样化、小气候突出特点,妥善处理农艺多元化和特色高效机械供需矛盾,加快完成丘陵山地机械化生产系统构建。
…………
四大作业区从农艺、农机两端发力,以专用环节农机为重点,对接农机研发重大专项,集合农机资源,选配适宜农机,促进改进优化,着力推动农机研发配置,推动农机技术装备供需良性互动。
机器轰鸣,是新时代的华彩乐章;烟农欢笑,是新征程的靓丽图景。
推进烟叶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行业正精准“落笔”,用责任和担当写好农机农艺融合“大文章”,让烟叶产业以更强、更优、更好的姿态,在希望的田野上绽放新的生机与活力。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