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生产 > 正文

农田喊“渴”!他们派“小黑管”“水坦克”上阵,石头缝里寻甘泉

2024年06月18日 来源:东方烟草报 作者:包锐倩、林萍、雷欣玲
A+ A

今年烟叶移栽季,云南大部遭遇干旱,农田喊“渴”,水库告急,烟叶生产抗旱保苗任务艰巨。水库引水、打井取水、水塘蓄水、精准滴灌……云南烟区多地闻旱而动,共克时艰,绘出一幅幅抗旱保生产的生动画卷——

石头缝里寻甘泉

“轰隆隆、轰隆隆……”井架耸立,机器轰鸣,地面升腾起层层热浪,钻井工人们忙着除杂、拉线、清淤、铺设引水管道。随着机井越钻越深, 清泉喷涌而出,奔向“焦渴”的大地。这是近日发生在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西街口镇石字场老寨村的一幕。

微信图片_20240612090356.jpg

石林县圭山镇三角水库,烟农正在拉水。包锐倩摄

看到抗旱井涌出第一汪清泉,石字场老寨村小组长谭政松了一口气,周围的烟农、烟技员也难掩激动的心情,连日来的阴霾一扫而光。“对我们村来说,有效的抗旱措施就是水库引水、水塘蓄水、打井取水,引水到中塘后就可以满足附近村民生产生活需求,烟叶生产用水也不用愁了,这要感谢烟草部门的努力。”谭政说。这处抗旱井只是今年石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协调新打的26口抗旱井之一。

石头缝里寻甘泉,并不容易。石林县位于喀斯特地貌地区,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问题并存。截至今年4月底,石林县全县累计降雨量仅46毫米,全县水库坝塘干涸70座。

微信图片_20240612090400.jpg

石林县长湖镇抗旱应急集中供水点。包锐倩摄

石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烟叶条线干部职工在充分了解今年旱情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帮助烟农增打机井、拉水补水,购买管材和水利设施设备等;时刻关注旱情变化,及时制定抗旱工作预案,对烟区水库、小水窖、山坪塘等水源情况进行排查,科学做好引水、调水、提水、打井、蓄水等工作。全县烟区发现水源点48处,挖建抗旱水塘1000余处、机井26口,清理沟渠20余处,调用抽水机组1000余台,切实保障抗旱工作有序推进。

此外,他们主动与地方政府部门联系,协调争取应急抗旱用水。外河引水、打井取水、水库放水……石林县农业农村、水利、应急管理、电力等部门联动,及时启动抗旱应急供水保障措施;加快推进应急保供抗旱项目建设,谋划长湖镇农村抗旱引水、普拉河提水、黑龙潭中型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等跨片区调水、提水、节水工程,为保证烟叶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小黑管”滴润良田

走进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那诺乡,连片的梯田烤烟地里,布满了一根根拇指粗细的“小黑管”,管道中的水正渗入土地,滴灌着刚完成移栽的小烟苗。

滴灌是利用专门的灌水设备将有压水流变为水滴以湿润农作物根部附近的一种局部灌溉的方法。其模拟了“自然降水”的过程,水滴细密均匀,具有省水省工、节肥高效等优势。

微信图片_20240612090405.jpg

元江县烟田里铺设的滴管。李贺文摄

近年来,元江烟区移栽季高温少雨天气频发,给烟叶生产带来严峻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元江县秉承省时、省力、省水、降成本的原则,大力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利用滴灌技术节水、节肥的优点,结合地膜覆盖的增温保湿作用,有效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还有效推动了绿色生产。

烟农阮安民今年承包的200亩烟田,全部应用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节水技术。“以前,栽烟浇水都是人工拉水管,一块地一块地浇,一天最多也就浇10来亩地,费时又费力。现在采用滴灌节水技术,200亩地两三个人十几个小时就能搞定,我能省下好些工钱哩!”谈起该项技术,阮安民赞不绝口。

经测算,实施水肥一体化滴灌节水技术,能显著优化农业生产效益。具体而言,该技术使每亩地的用水量降低了60立方米,化肥用量减少了30公斤。不仅有效节约了水资源,而且盘活的水量足以支持比现有田地多一倍的土地灌溉,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

微信图片_20240612090410.jpg

烟站烟技员为烟农开展技术培训。张哲摄

此外,该技术还能确保农作物根系区的土壤维持在一个理想的含水状态,有效预防干旱季节种植地面出现板结现象,显著增强了农作物的抗旱能力。特别是在极端干旱的条件下,这一技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得到村民们的高度赞誉和认可。

“我们购买滴灌设施,烟草部门每亩地补贴150元,基本上不需要自己投入成本。而且不只能用在烤烟上,烟后种植玉米也能接着用,这可是好东西呢!”村民徐刚介绍道。

2024年,元江县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达到了4000余亩,受益农户100多户。

“水坦克”送水到田

在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他们采取“水坦克+应急水桶”的模式,把水送到烟田旁,抗旱工作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

随着田间蓄水池的充盈,永定镇烟农杨绍坤的脸上终于绽放了笑容:“今年的天气异常干旱,因为有了蓄水池的供水保障,我们的烟苗才能及时栽种。”

为了保障烟农的用水需求,永定镇采取挖坑覆土工膜的方式建设蓄水池。这种蓄水池设计巧妙,能够容纳58立方米的水,不仅造价低廉,而且移动性强,使用起来极为方便,被当地烟农称为“水坦克”。其中,土工膜的费用由烟草公司承担,其余费用由村委会或烟农自筹。

微信图片_20240612090416.jpg

烟田旁的蓄水池正在持续抽水保障灌溉用水。雷欣玲摄

维的乡夜可腊村烟农陈荣家的烟田旁就有一个“水坦克”。“今年我家种了20亩烤烟,田边建起‘水坦克’,乡里免费发放应急抗旱水桶,对我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陈荣欣喜地说。

永仁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维的烟叶站站长刘峰介绍道:“为了应对旱情,我们投入了30万元的烤烟抗旱资金,用于架设输水管道、修复沟渠、引水抗旱等工作。同时,我们还在田间地头修建了四个容量58立方米的‘水坦克’,搭配政府免费发放的容量为1立方米的应急抗旱水桶,为农户提供便捷的取水用水条件。”

听着水流潺潺的声音,看着一个个装满水的“水坦克”和满载着希望的大水桶,烟农们纷纷表示信心和干劲倍增。尽管农田正在经受高温的“烤”验,但那一汪汪清泉却如同甘露般,无声地滋润着群众的心田……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