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生产 > 正文

“粤”风“粤”雨知多少 “智慧气象”绘答卷

2024年06月13日 来源:中国烟草资讯 作者:冯岗修、李文才
A+ A

近年来,广东烟区极端天气事件趋多,突发、反常、极端性的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对烟草农业现代化带来严重威胁。

抓当前,谋未来。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为了“事事心中有底”,实现气象灾害的精细预报,摸清气候因子与烟草产质量的关系,把“气候条件对烟叶生长发育及产质影响”及“气象灾害防御”作为构建烟草新发展格局的“必修课”,与气象部门联合攻关,抓住数字转型机遇,构建“智慧气象”新生态,促进“数据+平台+产业”融合,构建广东烟叶高质量发展体系,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

微信图片_20240607114549.png

广东韶关南雄黄坑镇社前村屋背田三维生态电子沙盘

海量数据“活”起来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只有“流动”起来,与众多其他数据发生“反应”,才能凸显其在数字经济时代的作用及价值。

比如,短时强降雨导致“水浸烟”,如何减轻危害?旺长期的烟叶生产如何应对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这些应对之策都需要精准预警。而天气预报时效和预报精度,取决于能否“活用”包括气温、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量、能见度等海量数据。

然而,过去在防灾减灾方面,“数据+服务”的应用基础较薄弱,海量数据往往存在“孤岛现象”,气象服务农业生产以及减灾抗灾等方面还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板。

“气象部门还存在‘数据私有’的现象,与社会各行业之间彼此信息交流较欠缺,难以应对突发性气象灾害的挑战”。韶关市气象局有关专家一语中的。

强化灾害风险防范,如何更好激活数据要素潜能?

“韶关市是广东省烟叶主产区,烟叶品质较好,但关于气候条件对烟叶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方面影响及气象灾害防御等方面没有开展过系统性研究,亟须加强烟草与气象部门的深度合作,为烟叶生长全过程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广东省局(公司)烟叶处处长罗福命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广东省局(公司)坚持目标引领,注重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拨付专项课题经费,支持韶关市局(公司)与气象部门联合组成项目研发团队,从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历经3年协同攻关,数字化转型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2020年以来,项目团队收集了30多个种烟乡镇生态气象数据和部分等级烟叶的化学成分,建立了10多个“气象+烟叶种植基础信息”数据库、“韶关烟叶种植区布局图”“气象灾害区划图”;以及烟叶生育期气象灾害精细预报和突发强对流天气报警等模块,快速辅助在优化种植模式等方面决策,培育广东优质特色烟叶品牌。项目团队还首次构建了韶关烟区20多个“三维电子沙盘”,真实展示了韶关烟区整体风貌。

如今,通过“数据+服务”,韶关烟区近50年的海量气象数据已经“活”起来,为烟叶产区大农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气象智慧平台“强”起来

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

应当打破数据的行业“壁垒”,只有将外部数据源汇聚融合在智慧平台以后,才能打破数据割裂的僵局,辅助正确决策。

然而,长期以来,适合烟草等经济作物气象灾害预警、处理能力的智慧平台较少,烟叶生长全过程精准服务还存在不少难题。

为清除“拦路虎”、搬开“绊脚石”,广东烟草商业与气象部门把打造气象智慧平台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我们强化科技攻关,主要是建设一个强大的智慧平台,加速数据共享,形成烟叶生产数据资源与气象数量‘一张图’,以‘烟草+N’模式推动转型升级”。广东省局(公司)研究员、项目组专家陈泽鹏说。

然而,数据分析平台所涉及的模块众多、功能复杂。如何收集、整合、处理多个部门的海量数据,需要同时具备极强的算力和算法,这些挑战接踵而来。

尽管困难重重,项目团队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影响,“线上+线下”沟通相结合,用专业知识和顽强毅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终于成功开发出气象及衍生灾害预测等多个模型,并实现后台订正的功能,及时自动生成烟区气象灾害风险等级趋势预测。

如今,通过不断的优化和调整,“韶关烟叶气象服务综合保障平台”逐渐走向成熟。

“主要做法是:根据气象要素监测和预测,与各烟区负责人沟通,由市气象局指挥,各县气象局实施,开展人工增雨和人工消雹作业,力争缓解干旱或降低冰雹对烟叶生长的危害。”韶关市气象局戴润、李丽等专家介绍说。

据悉,此平台试运行以来,对烟叶生产进行有效的天气预报、灾害预警,并根据灾害预警,科学实施专业消雹和人工增雨作业,有效减少气象灾害对烟叶种植产生的影响。经统计,2020年至2022年新增综合经济效益累计8300多万元。

“此平台的建成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更有效地应对近年广东‘常态化’的极端天气,我们近年及时调整种植区划,发动烟农将1万多亩低洼烟田转移到旱坡地种植,在2024年4月广东破纪录的暴雨季中,主动灾前预防,取得了抗灾减灾成效;二是更有利于提前制定人工干预气象措施,应对干旱或冰雹等极端天气对农作物生产的不利影响。”韶关市局(公司)高级农艺师陈永明说。

烟粮融合“走”起来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

在广东韶关、梅州等烟叶种植产区,种植烟叶和水稻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然而,面对极端天气,广东烟草商业如何在当地“三农”工作大局中夯实“安民之基”?

答好新时代答卷,需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韶关烟草坚决落实党中央‘三农’工作要求和省委的工作部署,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和人工干预,着力防范化解自然灾害风险,为烟叶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广东韶关市局(公司)负责人陈永华说。

气象平台辅助决策可以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准确度。“近几年来,根据气象预警分析,在2019年秋冬两季、2021年春夏季节、2022年9月,韶关持续干燥少雨,我们气象部门分别开展了多次人工增雨作业,干旱、高火险天气得到有效缓解,并为当地烟粮等经济作物种植提供有效服务。”韶关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朱汉辉说。

在气象智慧平台的支撑下,韶关烟区逐步走出了一条多元化“产业+服务”融合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韶关市局(公司)积极引导当地合作社,依托烤房、育苗大棚等设施,开展有机瓜果蔬菜种植、基本烟田烟稻轮作加工,不仅增加了烟农的整体收入,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仅马市镇的产业综合体试点项目,烟后水稻轮作以及利用闲置育苗大棚、烤房等设施资源开展特色瓜果、蔬菜等农产品种植,2023年实现多元净收入2700多万元,烟农劳务所得增收570万多元。”韶关始兴县马市镇党委书记何建雄竖起了大拇指。

“在南雄市湖口镇综合体区域内,2023年烟叶上等烟占72%,均价比上年提升了12%;种植优质水稻实现总产值1500多万元;‘烟叶+蔬菜瓜果’‘烟叶+食用菌’销售收入达12万多元。”南雄市烟农合作社负责人刘仲面露喜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在2024年初召开的全省烟叶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局(公司)已将“推动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列为工作重点,他们正吹响新征程的号角,进一步强化防灾减灾建设,深化数据挖掘,赋能生产转型、管理转型、决策转型,在重农抓粮的大格局中推进烟草农业现代化。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