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生产 > 正文

“三良”协奏唱响科技助农“进行曲”

2024年06月05日 来源:农民日报云南新闻 作者:岳蕊
A+ A

阳光和煦,希望田野迎来新一季的耕耘。配送烟苗、调试农机,开展膜下小苗移栽技术集中培训,为烟苗安排春灌“第一水”……彝乡大地烟叶生产按下“快捷键”。

微信图片_20240530104548.png

石林县大可烟站技术人员正在给烟农进行膜下小苗移栽技术培训 岳蕊 摄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厚植烟区发展优势,进一步用好科技创新这把“万能钥匙”,在提升质量、彰显特色、支撑高端上“巩固提升、集成创新”,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力度,为烟叶生产增添科技力量。

良种保证“纯正品种”带来好收成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良种在促进烟叶生产稳产保供、提质增效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好收成离不开好品种。”石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高度重视劣杂品种专项整治工作,围绕构建现代烟草农业产业体系,打造卷烟工业“第一车间”目标,制定劣杂品种专项整治“时间表”和“作战图”,强化种子、育苗、供苗、移栽、大田生长、收购等关键环节过程管控,构建“县—乡镇(街道)—村—组”四级网格组织体系和“挂钩领导—挂钩股(室)—烟站—职工—烟技员”五级网格管理体系,成立专项整治工作专班,“政府、烟草”两条线齐抓共管,界限明晰,责任到人、到片,为劣杂品种专项整治筑牢制度藩篱,以高水平种子纯化推动烟草行业高质量发展。

丰收从一粒种子开始。2024年,石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全覆盖开展烟苗配送服务,由合作社将烟苗配送至田间地头,在移栽现场实行专人看守制,从源头保障品种纯度;为辖区内7个乡镇253个村小组、7个合作社配备大喇叭、劣杂品种整治宣传车,全天不间断播放劣杂品种专项整治相关事项;灵活运用村组微信群、烟农大会广泛宣传烟叶标准化生产及品种纯化相关知识,开展培训20余期,涉及8000余人次,引导广大烟农不私自留种、不私自育苗、不私自购买劣杂种苗种植,树立良好的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

良法得当 庄稼“营养均衡”长出高品质

良法,既包括先进种植技术的普及,也涵盖科学管理方法的应用。当前,烤烟移栽工作由南向北大面积展开,红土地覆上“黑纱”,烟农抓好肥水管理正当其时。

“良种栽下,良法跟上,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烤烟。”“红花大金元种植宜选择在海拔1600米~2000米,根结线虫病危害轻、水源条件充足的区域,禁止在土壤氯离子超标地块种植。”“膜下小苗移栽必须覆盖黑色地膜,腐熟农家肥100%作基肥,于移栽时,或移栽前施入,每亩用量不低于500公斤作基肥一次性施用,可抵扣5%~10%的氮肥量,化肥施用基追比为4:6……”大可烟站负责人娄永祥正在给烟农进行膜下小苗移栽技术培训。

除了膜下小苗移栽技术培训,石林县局分公司围绕育苗工场、田间生产、烘烤工场三大作业场景,聚焦“耕、种 、苗、管、收、烤”六个农艺中的关键和薄弱环节,开展土壤保育技术、平衡施肥、中耕培土、绿色防控等10多项技术培训,全覆盖8000余户种烟农户,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烟叶高质量发展“十项重点工作和十项重点技术”,全环节、全过程挖掘烤烟单产潜力,以高水平“精耕细作”推动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良机发力 铁牛“加速”跑出高效益

良机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稳产优产的重要手段。眼下,彝乡大地,天上飞的无人机,地上跑的北斗导航覆膜机,都成了种烟好帮手。

“突突突……”石林县大可乡小波溪村小组牛圈凹子烤烟连片里,伴随着轰鸣声,烟技员杨爱林与乡亲们驾驶覆膜机在地里来回穿梭,为刚栽下的烟苗进行机械覆膜。

石林县位于云南高原的丘陵地区,烤烟产业是石林县重要支柱产业。“大可乡九成以上土地是丘陵山地,大部分地块零星分布,以前以牛耕、马耕、人工打塘为主,产出效益有限,一度影响农民种烟积极性。后来用上250型机耕打塘一体机,机耕深度达40厘米 ,一台机器平整地一天可作业13亩、山坡地可作业7亩,大大减少了人力投入,提高了效益”。杨爱林说,“小农机、微农机体型不大、功能齐全、操作简便,在狭窄的田地里灵活穿梭,能完成深耕、打塘、覆膜等复杂的农事活动,而且成本低廉,深受乡亲们欢迎。”

截至目前,石林县合作社各类机耕机、打塘机、覆膜机、拔杆机等农业机械共计800余台,机械化综合覆盖率达70%以上,亩均用工从28个降到了20个。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