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残留在田间地头的秸秆最让农户头疼。今年,我们指导农户把秸秆加工成饲料喂牲畜,做成食用菌栽培的肥料,变废为宝。从农田烟稻轮作,到秸秆综合利用,农民可以实现‘一田三收’。”福建大田县农业农村局食用菌技术推广站站长刘传森介绍,秸秆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生物质资源,含有丰富的碳、氮、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大田县利用秸秆这一优势积极探索,赋予经济价值使“生态包袱”变身“绿色财富”。
图为农户在赤松茸种植基地铺稻草秸秆。大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肥料化,助增产
“水稻秸秆田间回收后,经石灰水浸泡直接投料,其它硬质原辅材料堆积发酵,混合使用成为赤松茸的培养基。我们利用村里的冬闲田种了35亩赤松茸,可消耗水稻秸秆420多吨。”11月22日,在大田县华兴镇昆山村,食用菌种植户程立锽正忙着在种植基地覆盖稻草秸秆。
程立锽介绍,他在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指导下,首次尝试把水稻秸秆回收利用,作成食用菌种植的基料。
“在食用菌种植基地覆盖水稻秸秆,可以起到保湿的效果,种植出的食用菌厚实鲜美。”刘传森说,经过处理,水稻秸秆还可以增加烟田土壤肥力,减少来年田间作物化学肥料的使用量。
华兴镇昆山村今年种植的水稻面积有600多亩,许多稻草闲置在梯田边。程立锽雇人去地里收集。他算了一笔经济账,每天雇小工13个,每人每天工资130元,成本低于购买其他肥料。同时,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渠道。
“水稻秸秆可以增加赤松茸的产量,每亩地的产量可增加1000到1500公斤左右,我种的这些亩产4000公斤左右。”程立锽开心地告诉记者。
基料化,出优质菇
秸秆在食用菌种植方面用途广泛,还可用作食用菌栽培的培养基。
“我委托农户代收购玉米秸秆,每吨550元,收购了330多吨,由其送货上门。”大田县太华镇高星村食用菌种植户黄荣积说,他上个月种植的50多亩赤松茸都是用玉米秸秆作为菌棒的培养基。
黄荣积介绍,将玉米秸秆粉碎后,晒干,经过注水、洒生石灰、加入尿素和磷酸钙等营养物质,混合后堆放发酵便可直接使用。
“用玉米秸秆制作的食用菌培养基营养价值高,适合菌类腐殖,长出的优质菇更多。同时,也减少了木屑的使用量,利于保护环境。”刘传森说。
黄荣积正是看中玉米秸秆做培养基出优势菇这一优势,今年大规模使用。“我去年用玉米秸秆做培养基试种了300多平方米的红托竹荪,菇的产量高,品质好。另外,年初种植的110亩羊肚菌的菌棒也加入了玉米秸秆,经济效益好。”
图为把玉米秸秆粉碎当饲料。大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饲料化,湖羊长的好
玉米秸秆还是养殖户的饲料。在大田县桃源镇的福建省湖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养殖场的饲料仓库,一台夹草机来回运转,把玉米秸杆放入粉碎机内,将其粉碎成细腻的饲料,用于湖羊养殖。
湖田生态农业主要饲养湖羊销售,羊场占地面积60亩,现有羊舍7座,湖羊出栏量每年可达3000多只,销往全国各地,年产值300多万元。
“我的湖羊主要吃玉米秸杆,不仅长的快,肉也更鲜美。”湖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郑新真介绍,玉米秸杆成本低,桃源玉米种植量大,分批次种植,玉米秸秆量大,现在收购价每吨180元,每天收购60吨左右。
桃源镇玉米种植户柯文江是湖田生态农业玉米秸秆的“供应商”。
“目前,玉米秸秆卖了5万多元。”柯文江说,除了自己玉米地,他还雇佣小工,将部分种植户没处理的玉米秸秆捆扎处理后,销售给湖田生态农业。
“种植+养殖”双赢
存留秸秆是越冬虫源的宿主,也是下茬作物耕作障碍,更是秋冬枯燥气候火灾隐患。大田县农业农村局利用中央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资金,借助省市农业主管部门和农业科研院所科研力量,深入开展秸秆“五化”综合利用,在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 饲料化饲养牲畜尤显特色,走出闽中山地特色秸秆综合利用之路。
废弃秸秆变为农户增收致富“绿色财富”。大田县秸秆产生量15.9万吨,可收集量15.44万吨,综合利用量14.46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93.62%,主要用于肥料化、饲料化和基料化。
“今年,大田县被列为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重点县,我们利用这一契机,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联合县财政局,印发《2023年度大田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明确秸秆利用工作开展与补助政策等。”大田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肖秀杰介绍,他们与省农科院、省农林大、三明市农科院、三明市真菌研究所进行合作,解决秸秆综合利用难题,拓宽村民的致富渠道,实现“种植+养殖”双赢的新模式。另外,县里还建立了4个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宣传、推广力度,既促进当地生态循环发展,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