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生产 > 正文

小小烟叶缝包针 见证烟站大变革

2023年10月09日 来源:中国农网 作者:孙浩宸
A+ A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根看似不起眼的缝包针却承载着一代代昭烟人的智慧与革新,在中国烟草走过的41年间,减工降本所带来的变化就是见证烟站变革最好的缩影。

“小针线”发挥“大作用”

在2005年之前,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烟站收购入库的烟叶还是采用杠杆原理,通过捆扎包装的方式将烟叶进行打包,守望烟叶工作站站长迟宽良说道:“在收购后场,40多斤的钢管需要4个人合力才能压好一包烟叶,一个小组每天能打包1.5万斤烟叶都算效率高的了”。考虑到每年逐渐增长的烟叶收购量和提高烟站后场打包效率的紧迫性,公司决定全面采购液压打包机,自当年技术革新之日起,烟叶收购后场人力压包的时代就此终止。

微信图片_20231008145119.png

麻片成包的缝包模式由此应运而生,自此由公司统一派发的第一代缝包针开始在各烟站发挥大作用,针线不紧、不密,有效杜绝了烟叶外露现象,40公斤一包的烟叶开始逐渐变得规范化、合理化。

“小发明”启迪“大思考”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操作工人开始逐渐适应、习惯、掌握了这种打包模式,工作效率由之前的5-6分钟人力压一包烟叶提升为3分钟就可以打包缝好一包。但在操作过程中不断有工人反馈,“这个针太短了,拿在手里有些不方便”,还有些说“针孔太小了,穿线过孔时候有些耗费时间”。

基于种种因素考虑,守望烟站富有经验的后场管理者马永碧想到,既然大家有需求,我可否做出一些改变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呢?带着这些想法,他一不做二不休说干就干。都说“熟是经验,巧是创造”,在辗转多处打听后,终于在汽修厂找到了合适的材料——摩托车车轮辐条。老式的辐条长短合适,粗细适中,经过几日的加工打磨,趁手的工具很快便在收购期间派上大用场,“小发明”改良的第二代缝包针由此应运而生,员工的工作效率不仅得到了明显提升,同时还有效避免小型缝包针掉入烟包造成非烟物质混入的风险。

微信图片_20231008145043.png

都说“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涂不可以应万方”,随着网购的兴起,种类繁多的商品也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中,历经10多年的第二代缝包针在2019年也迎来了它的3.0时代,马永碧满脸自豪地向介绍他淘来的宝贝,“我买的这款缝包针外表全部采用电镀工艺,摸起来光滑无毛刺,而且针头钝化处理还能防止造成人身伤害”。都说好东西要懂得分享,在今年收购期间,布嘎、小龙洞等烟叶工作站都收到了来自马永碧所带来的“缝包利器”。

“小切口”撬动“大变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即将退休的马师也在自己38年的工龄中见证烟站后场打包环节的不断变迁。

2023年,红塔集团昭通卷烟厂同守望烟叶工作站协同合作将质检工作前移,烟站收购后场又迎来了一次全面的革新:“筐烟物流”模式,不用一张麻片,不用一针一线,过磅后质检合格的烤烟不落地直接装入筐栏,并由液压拖车运送至烟框压叶机压缩后,水洗唛标签标明品种、等级、净重等信息后便可暂存等待装车,全市首创的新模式不仅提高了机械化作业率,还有效降低了烤烟的造碎率和包装成本高、用工成本贵等问题。收购后场,整洁干净的仓库早已看不见老式压包机及麻片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高耸、整洁的筐栏。

三代缝包针在守望烟叶工作站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老式麻片打包模式的淘汰不是落寞的开始,而是变革的新生,减工降本的烤烟收购新模式在守望乡这片热土上将持续发光发热。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