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马塘镇,这里具备北回归线的阳光、充沛的雨量、丰富而肥沃的红壤土,温湿度协调性好,是种植雪茄烟叶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生态条件。
2022年,文山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在马塘镇热水村组织开展了雪茄烟叶中高海拔地区的试种;2023年,在上一年试种的基础上,持续开展了当前主栽雪茄烟叶品种生态适应性田间栽培比较试验。
7月,在马塘镇河尾子村的雪茄烟叶种植地里,工人们正在采收雪茄烟叶,眼前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他们根据烟叶的大小、成熟度等分期采摘,并将采下的烟叶一摞一摞在塑料筐内叠放好。
马塘烟叶工作站的技术员熊文华正在手把手教工人采摘技巧,烟地里欢声笑语,一旁还有个小收音机播放着苗族山歌,这是苗族烟农繁忙日子里的一大乐趣。据熊文华介绍,他本人是苗族,而河尾子村又是个苗族寨子,90%以上的村民都是苗族,所以交流沟通“无障碍”。
雪茄烟叶采摘。供图
罗廷红是河尾子村村民,40多岁的苗族汉子,不太擅长与人交流,但是干起活来特别卖力。五六十斤一筐的雪茄烟叶,一个人扛起来就往车上搬,来来回回搬了十几筐也不休息。
“地里,种玉米,每亩(收入)一千多;雪茄烟叶,打工,每天120元……”罗廷红断断续续地说着。熊文华解释说,河尾子村的农民,年轻的大部分都外出打工了,现在留守的村民,大部分像罗廷红一样,没有技术也不太会与人交流,都以种植玉米等作物为主,每亩收入一千多元。现在,他们来雪茄烟叶地里做帮工,每天工钱是120元,一年下来有一万多元的工钱。
另一位工人何朝华向熊文华打听起了雪茄烟叶种植技术。他说:“前几年我也种过烤烟,后来出去打工就没种了,现在回乡,发现有了雪茄烟叶这个新产业,就想了解一下。”
熊文华指着工人们一筐一筐抬上车的烟叶向何朝华介绍:“雪茄烟叶的亩产一般在1000公斤左右,我们测算了一下,茄芯烟叶亩产值在8000元上下,茄衣烟叶亩产值接近10000元。雪茄烟叶是收购鲜烟叶,不用烘烤,又节省了人力和物力。”何朝华听完立马眼睛都亮了起来,但同时也对自己能不能种好雪茄烟叶有所顾虑。
熊文华耐心解释道:“我们技术人员都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服务方式,从移栽、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成熟采收等各环节都进行全程指导,等到时候呀,我来为你的雪茄烟叶丰收保驾护航。”
自雪茄烟叶种植启动以来,文山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派出技术指导人员,驻地蹲点对雪茄烟叶的备耕整地、育苗、施肥、移栽、田间管理、采收晾制等全过程进行技术指导和把控。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在马塘镇建设了中式晾房2座,基本保障了当前雪茄烟叶晾制的需求。
晾房里,一片片烟叶被串起吊挂,静待时间的照拂,由青转黄、由黄变棕。在还未挂满烟叶的晾房,有十几名女工们正在穿针引线,将刚刚采摘的烟叶穿到竹竿上再挂上晾房。罗廷红的妻子马红琴也在其中,她性格活泼爽朗,嘴上和工友们聊天,手上却速度不减。“在这里工作,没有风吹日晒,穿烟就和在家纳鞋底、绣花一般,不比在地里脸朝黄土背朝天舒服?”她自豪地说,“这里按竿计酬,2块钱一竿,我手脚麻利,一天挣个一百四五十元不成问题。”
熊文华介绍,雪茄烟叶采收结束后,还可以推广种植成熟配套高产值经济作物,如鲜食玉米、南瓜、豌豆、蔬菜等,提升基本烟田和基础设施利用率,着力构建“烟+粮”为主、“烟+特色农产品”为辅的产业组合增收模式,预计每亩“茄后作物”的产值可达4000元以上。
下一步,文山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将继续以雪茄烟叶种植开发为契机,通过推行“雪+N”的生产模式,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将生产经营方式向集约化、智能化、多元化逐步转变,稳步扩大雪茄烟叶种植规模,全面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