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年制种面积110亩,平均亩产400斤,制种总收益20万元,再加上种植的85亩烤烟,去年总收入40多万元,这是我意料之外的数字。”3月29日,福建南平市建阳区崇雒乡崇雒村村民林素华开心地说。
夏天收黄金叶,秋天获黄金粒,加一粒种子,不仅让千亩良田一年长出两次“金黄”,也让农户一年手握两次“黄金”。
“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崇雒乡党委积极探索“党建+产业”新模式,以党建“一条红线”串起农村和企业,将产业链上下游与企业拧成一股绳,实现党的建设与产业发展双融双促。
福建南平市建阳区崇雒乡充分发挥崇雒村作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首批重点村区位优势,利用村民集聚、烟叶种植集中的条件优势,统筹领办合作社,并以崇雒村为试点,通过“跨村联建”,打破村域壁垒,集聚融合效应,联合上社村探索“烟、稻、种”协同发展的农业综合开发模式。
“锚定产业发展方向后,选对点去具体实施是一个关键”崇雒乡党委书记龚继平说,“只有抓住这个关键,才能真正将党组织的政治功能转化为强村富民的发展势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环带乡村振兴。”
2022年,崇雒乡集中流转土地2000亩,打造建成建阳区连片最大面积烟叶产能提升及烟后稻制种产业示范基地,逐步在全乡全面铺开烟后稻制种产业。
有了乡党委的统筹引领,党支部的耐心宣传和种业公司技术指导,村民渐渐了解了烟后稻制种可改善土壤土质、降低病虫病害、减少化学品用量、推行绿色防控,促进烤烟提质增量等诸多优势。自发一人带一户、一户合一组,纷纷报名参与制种,抱团推进烟叶与水稻制种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以前我们村的这些田地在收完烤烟后大部分都是种点水稻和蔬菜,后来我们发现,烟后稻制种的那几户农户都能卖出好价钱,加上乡里也在宣传动员我们进行轮作,慢慢地大家都知道了烤烟和水稻制种轮作的好处,烟后稻制种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崇雒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龚进南说。
随着烟叶种植面积扩增至1800亩,为解决原老旧烘烤配套设施已无法满足需求这一问题,崇雒乡党委统筹引导崇雒村盘活利用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资金和乡村财配套资金,对标国家级“烟区产业”综合体,先后投资350万元,建设占地3000平方米高标准密集型烤烟房群,2000平方钢构避雨设施,500米路网提升,投资1500万元,对6000亩农田进行高标准农田提级改造,灌溉排水、耕道硬化,以基础设施现代化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烟后稻制种产业项目落地首年,崇雒村就实现了烟后稻制种1500亩、年亩产值达9000元,村民增收100余万元,村财近百万,比上年同比翻番,带动联建村集体经济增收30余万元。
在烟后稻制种全过程,村民在保障自身烟叶种植前提下,还可在稳定田块、烤烟房租金的同时,通过参与插秧、收割、管理、运输等环节赚取酬金。
多渠道增收,多元化产业融合,既有效调动农户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又增强党组织组织力、向心力,良性推动强村富民。2022年6月该项目被评为国家级“烟区产业”综合体。
党建是引领农村农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是推动农业产业固链、补链、延链的“主心骨”,也是推动基层党组织提质增效的“定盘星”。
崇雒乡党委以党委统筹领办合作社项目化运作方式,用活“跨村联建”“村企共建”等机制,推进整乡产业振兴,陆续打造观景平台、“网红”机耕路、“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骑行步道等,赋能宋慈文旅小镇,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执党建之笔,在山水田园间绘就环带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推动崇雒“好风景”走向“好经济”迈向“好生活”。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