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在福建烟区,一台台联合收割机在田间穿梭,烟后稻的收割、脱粒、装车一气呵成。烟农们开着三轮车在田间机耕路上等候,随时准备将稻谷运回去……近年来,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牢记“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坚持把烟叶生产融入重农抓粮的大格局,把“打造稻烟轮作区”作为发展方向,以烟促稻、以烟稳粮,切实推进烟稻高效协同、产业融合发展。
烟叶和烟后稻都是季节性较强的作物,烟稻轮作可以使两种作物在生长时间上相互衔接,有效改善土壤生态,增加百姓收入。“种烟必种稻,烟稻轮作简直是‘天作之合’。”现在,福建烟区烟农已形成这样的共识。
建宁县是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县,全县制种面积约15.5万亩。近年来,建宁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引导烟农全面推广烟稻轮作,促进烟稻产业融合,实现烟叶与粮食生产质量和效益双提升。
为实现烟稻产业高质量融合,建宁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建立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龙头、以烟农为主体、合作社辅助”的烟区产业综合体运作模式,充分利用当地优势产业和设施资源,实现烟叶和烟后产业融合发展。
在产业融合上,强化产业间布局规划,优化优质稻和稻种品系选择,引导龙头企业与当地乡村对接,实行订单生产,实现烟叶和烟后水稻的基地化、标准化生产。同时,细化烟叶密集烤房烘干种子技术推广,出台密集烤房烘干水稻种子技术规程,为水稻生产保驾护航。2022年,全县改造密集烤房2400多座,可烘干稻谷1万余吨。
在稻种销售渠道上,选择禾丰种业、天力种业等规模大、技术力量强、资金雄厚的种子龙头企业,推动烟后制种产业发展。综合体内烟农按照统一规划与相对应的种业公司签订烟后制种生产销售协议,种业公司对烟后制种的物资供应、生产过程、技术指导、加工销售提供一条龙服务。
在制种品牌建设上,成功打造“株两优”“谷优”等多个烟后稻种品牌。同时,依托龙头企业,通过线下传统零售和线上电商平台将烟农生产的质量符合要求的种子销往全国各地,保障制种产业市场稳定。
南平邵武市肖家坊烟区今年大力推进烟稻轮作模式,建设烟稻产业综合体,农业产业稳定、种植效益良好,吸引部分年轻人回村务农。
“今年上半年,我种了20亩烟叶,赚了10万元,烟叶收获后种植种稻,又有了8万元的收入。”谈起烟稻轮作的情况,肖家坊镇22岁返乡青年林新宇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样的收入,他很知足。2021年,林新宇受老家烟稻轮作收益高的吸引回乡务农,如今,他的口袋里终于攒下了“小钱”。
据肖家坊镇镇长黄思权介绍,2022年以来,肖家坊镇在烟叶种植区域内统一规划,开展以“烟叶+优质稻种植”“烟叶+水稻制种”为主导的烟稻双优基地建设,实现了农田零抛荒。
同样,在龙岩烟区,上杭县庐丰畲族乡三丰烟区产业综合体围绕烟叶和优质稻两大主导产业,积极探索“双订单、双合同”产业发展模式,综合体与米业公司合作,通过“定区域、定农户、定品种、定田块、定技术标准、定收购标准”和“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仓储、统一定价、统一品牌”等措施,打造“都瑞康”精米品牌。2022年,全县烟后稻种植面积近万亩,预计优质稻产值可达2400万元。
如此,福建烟区发挥烟叶产业链、供应链优势,主动做好配套政策衔接工作,努力推动形成“产业政策融合、生产区域融合、种植主体融合”的产业融合、烟农增收发展思路,水稻、烟叶两大产业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绘就了产业融合、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