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金叶子,鼓起钱袋子。近年来,贵州绥阳县依托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扎实开展优化种植布局、完善配套设施、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提供技术培训指导等工作,大力发展烤烟种植,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如今,烤烟已成为绥阳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为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金秋之季,丰收时节。自八月份以来,烤烟陆续进入收购关键期,走进绥阳县各大烟叶收购现场,烟叶烘烤后的特殊香气便扑鼻而来,烟农们载着一车车金黄的烟叶从各村赶到收购地点,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今年的收成很不错,烤烟品质很好,总产值有4万斤左右,目前已经交了3万斤,除去开销和成本,净收入都赚了35万。”47岁的太白镇烟农周祥万已经种植烤烟十余年,可观的收益让他更加坚定了种烟的信心,明年计划在今年160亩的基础上扩展100亩继续发展烤烟产业。
在绥阳县,像周祥万这样的职业烟农共有848户。为了全面提升烟农综合素质和种烟技术,切实夯实烟叶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根基。今年以来,绥阳县共累计培训烟农、分级工8000余人(次),从烟地整理、育苗、管护、采收、烘烤到收购等不同阶段,围绕烤烟生产政策、烤烟种植技术、烤烟绿色防控、采收烘烤、分捡定级等内容,积极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定期开展技术培训,确保烟农种的下烟、种的出烟、种的好烟,真正让“金叶子”飘入家家户户。
“我从2008年开始种烤烟,到现在已经14年了,每年的收入都很可观,从育苗、田间管理到烘烤全过程,烟叶站都会给我们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我们种出优质的烤烟,质量和收入都得到了保障。”蒲场镇七九村的烟农胡大维感慨道。
来到太白镇太白收购点内,一派热闹的繁忙景象映入眼帘,过磅、分捡、定级、捆装、入库......只见工人们紧密协作、互相配合,正在井然有序进行收购工作。
烤烟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让烟农实现了增收致富,也催生了烟叶分级工这一新兴职业,由烟草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按照就近原则吸纳群众加入合作社,经过绥阳县烟草分公司培训和考核后,持证担当烟叶分级员。有效拓宽了农民就业新渠道。
据悉,全县设有洋川、太白、旺草3个烟叶工作站,烤烟收购线11条,收购场地17个,建有鑫叶、坪坝、尹珍三大烟草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全县共拥有分级相关人员560名。
来自坪坝烟草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分级工娄敏就是太白镇本地人,因为家里也种有烤烟,娄敏具有烟叶的分级基础,经过专业培训后成为正式的烟叶分级工,每到烤烟收购季节,她就到收购站开展烟叶分捡工作,“本身我家里就种了50亩烤烟,每年收烤烟的时候能收入20万左右,然后这两年我又到合作社做分级工,都是计件,做多少得多少,算下来的话整个收购期结束能有10000多块钱的收入,还是非常满意的。”
如今,烤烟产业已经成为促进百姓增收致富的“金叶子”、助力绥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绥阳将切实抓好抓实烤烟产业发展,把烤烟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走出一条“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据了解,今年全县共种植烤烟4.36万亩,烟叶以云烟87为主,上等烟比例达72%以上,计划收购烤烟7.5万担,产值约1.3亿元,实现税收2850万元。
“截至目前,全县7.5万担的目标任务已全面完成,预计超收4000担左右,烟农户均收入达到16万元,同比增加近4万元,等级结构、均价等指标均明显提升。”绥阳县烟草分公司副经理陈飞飞介绍道。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