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生产 > 正文

“金叶”让群众尝到更多甜头

2022年05月12日 来源:经济网 作者:刘书武
A+ A

行驶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珠街镇的柏油路上,映入眼帘的是烟农们烤烟移栽的繁忙景象。

“你们猜猜指挥工人的那个烟农栽烟多少年了?” 在里吉村地块旁,旧莫烟站技术员张明指着不远处的地块打趣地问道。

“5年?”“10年?”

“他叫王玉显,今年是第3年种烟。”张明笑呵呵的说道。面对如此答案,大家都一脸诧异。

“我是前年开始栽烟的,得到技术员、辅导员和其他烟农的帮助,他们每个环节都认真教我,给我出主意,自己本来又是农民这些工作做过一、两次基本就熟练了。”王玉显有些腼腆地说:“对我影响最深的是秦大哥,他是我的种烟师傅,我的引路人。”

王玉显口中的“秦大哥”,名叫秦孔发,是同村的老乡,也是一位种烟11年的技术能手,每年种烟效益都排在全乡前列,他接受新技术能力强,种植经验更是数一数二,先后还带动发展了同村的6户烟农,使本村的烤烟种植面积翻了好几倍,是烟农口中货真价实的“秦老师”。

“我栽烟时间长了,以前都是在莲城镇平山种烟,那里栽烟农户多,但是土地相对不足,好的土地更是稀罕,每年都在为土地发愁。”回忆起种烟经历,拥有16年资深经验的胡志明显得有些辛酸无奈,说起现在的生活他眼里满是光,像发现宝藏一样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喜悦:“这里政策好、地好、水好、交通好,种出来的烟更好,日子会越来越好。”作为第一批到曙光乡种植烤烟的“前辈”,对于新烟区的变化他有说不完的话。

在曙光乡,像胡志明一样从外乡镇引进的烟农还有很多,他们在做好烤烟种植的同时还充当着“宣传员兼技术员”的角色,发动和带领本地烟农种烟,一户老烟农帮助3-5户新烟农,形成烤烟互助小组模式,高效推进烟区发展。2020年以来,累计带动本地烟农70余户,每年种植面积超5000亩,烤烟创收1900万元以上,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超500个,带动群众人均增收0.7万元以上。

2020年以来,广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逐渐调优并持续扩容烟区产能布局,通过调减珠琳、五珠等传统老烟区产能,科学大力培育开发珠街、曙光、黑支果等新烟区,引导烟叶生产向土壤气候优越、烟叶种植质量好的南北烟区扩张,充分释放烟区发展潜力。新烟区珠街镇也在这个时期得到快速发展,全镇烤烟种植面积由200亩发展到了现在的1200亩,并持续上涨。

“拓展新烟区,关键在于选好‘带头人’,全县从外乡镇引进老烟农的同时,安排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驻点服务指导,配好辅导员,实行‘滴灌’式全程跟踪服务指导,切实做到发展一户、成功一户,现身说法一户,让更多的群众尝到新烟区拓展的甜头,吸引更多的群众融入到烟农队伍,实现烟区的长远发展。”针对新烟区拓展,广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局长、经理章健这样说。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