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仔返乡后,王应来种植的烤烟成为火石村一张响亮的名片。
因为厌倦了风餐露宿的打工生活,王应来放弃了熟悉的在外务工的日子,回到老家云南宣威市落水镇火石村,开始种植曾经的烤烟。
返乡之初,同村人不理解,家人也整日争吵,但是王应来对烤烟种植信心十足。“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时代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提高烟叶质量,优质的烟叶前景广阔。”这是王应来的种烟感悟。逐渐掌握优质烟叶种植技术后,他种出来的烤烟在烟叶站也卖出了好价格。
村民们也开始转变观念,纷纷要求跟着王应来一起学、一起种。于是,他与村委会和烟叶站取得了联系,流转并承包了100多亩土地,又带领10余户农民流转100多亩土地种植烤烟,2021年产值达到110余万元,科学种植优质烟叶在火石村已经成为深入人心的耕作理念。
乡村振兴,离不开见识广、理念新的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让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在选委会是落水镇火石村的田野上空,一架无人机飞过,一个烟叶站的工作人员站在田埂上操纵手柄,远程巡查村里是否有人私自育苗。
为提高烟叶品质,烟草部门引进优良品种。专门成立工作组,负责宣传和落实品种纯化工作,保证所有种植户都种植统一规定的优良品种。王应来听到这个消息,举双手赞成,他对一些持异议的人说:“人家烟草部门的,就是专门管这个的,还会错呀!人家比你们懂的多多了,人家提倡的,咱们应该支持才对嘛!”
激活乡村人才振兴的“一池春水”,不仅要吸引有生力量作为增量资源,还要挖掘盘活存量资源,充分发挥农村本土人才的引领作用。
以前,当地村民大多以种植苞谷、洋芋、麦子为生,现在烤烟早已变成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支柱产业,是地道的致富门路。为种好烤烟,王应来经常独自一人跑去烟叶站学习技术,回来后勤勤恳恳靠种植烤烟发家致富,还带领周边农户一起发展烤烟产业;这几年来,他感到烤烟种植行情比较好,于是带头种植新品种,不懂的,就去问烟叶站的科技人员,觉得要根据品种特性来进行种植管理和烘烤,才能提高产质量,卖出好价钱。
“我对烤烟种植技术比较在行,又经常去烟叶站学习,所以大伙都愿意跟着我干。” 王应来说,如今他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职业烟农。王应来还领到一本证书,被他珍藏在房间的抽屉里。
“为了更好地发挥乡土专家的引领作用,宣威市近几年来对农民进行强化培训,并颁发职业烟农资格证书,这些‘田秀才’自然就进入了乡土人才库,作为重点培养、扶持与服务的对象。”落水镇烟叶站站长杨俊表示,落水镇目前已经为217名烟农办法了职业烟农证书,他们可以优先承担烟草科技试验、示范、推广任务,并优先享受国家给予的良种、化肥、农药等方面的倾斜政策。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