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云南牟定,空气里还夹杂着一丝冷意,却不妨碍万物舒展。走进牟定县共和镇清河村,只见金灿灿的油菜花随风摇曳,铺满天地;一望无际的蚕豆田,硕果累累……彝族阿老表(彝族等少数民族称呼,意为“表哥”“兄弟”)普正荣家的豌豆都还没有摘完,又听到他请人帮忙翻地了……
普正荣是牟定县共和镇清河村一位80后的彝族小伙儿,今年35岁,皮肤黝黑,高高瘦瘦。惊蛰才过,他又为今年的钱袋子操起了心。
普正荣出生在一座古老的彝族村落,村庄依山而建,屋舍错落有致,被一片绿油油的农田包围,白色的小屋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山间。彝族是一个火一样的民族,勤劳勇敢、热情好客,正是这样的彝族家庭,形成了普正荣敢想敢干敢闯的性格。
初中毕业后的几年,普正荣在村里干起了货车司机。正值脱贫攻坚时期,他就在村里做起了拉建筑材料的生意,几年下来也赚了不少,但由于垫付和赊账多了起来,他总觉得钱没有及时到自己的口袋里,不安心。
2017年,普正荣离开了家乡,到县城边上的军屯租了二十多亩地种烤烟。“因为清河村属于山区半山区,发展农业还是有很多不便之处,但想着一个农民要到外面去租地种,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忐忑不安。”普正荣说。
“我还是想去试试,我们山区彝族老表勤劳能干,做活计不屈不挠,不怕淌汗,舍得吃苦,不会烤烟我找师傅学,我就不信不如别人。”普正荣对父亲说。
也许正是这样“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精神,“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辛苦,从2018年的二十多亩,到2021年76亩,普正荣还是走了出来。“2021年,除去人工、肥料、地租等成本,收入也在二十六万元左右。”普正荣笑着说。
普正荣的父亲总说,儿子干农活真是上心,除了睡觉时间,基本都在田里忙。这不,才倒腾完烤烟,他又在丁家冲承包了60亩地种青菜。普正荣的父亲普卫和看着这闲不住的儿子,总是有无以言表的幸福。在父亲的眼里,普正荣是自信、勇敢、自强不息的好儿子。
“小青菜在夏天时,一个月就能成熟,冬天也只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属于周期短、上市快的蔬菜,60亩青菜今年不愁销路。按照一亩地5000—7000公斤左右产量计算,三月下来,去掉各种成本,收入在八九万元左右。”普正荣算起了经济账。
“除了自己之外,还能带动当地村民就业。”普正荣说,发展蔬菜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工,他现在每天的用工量都在10人左右,高峰期能达30多人,对于长期在这里干活儿的人来说,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烤烟和青菜,这‘两片’叶子对我来说十分重要,它不仅撑起了我的梦想,还能带动周边的村民一起致富,我一定要好好搞。”普正荣说,乡村要振兴,产业得兴旺。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