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是第34个世界无烟日,今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承诺戒烟,共享无烟环境”。根据几天前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显示,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6.6%。吸烟会引起肺癌等疾病,甚至会影响人的智力和记忆力。烟草每年使我国100多万人失去生命,中国有超7亿非吸烟人群暴露在二手烟的健康危害中。一个个冷峻的数字是“吸烟有害健康”的形象注释。
我国是一个烟草生产、消费大国,存在着根深蒂固的“烟文化”,香烟售卖点随处可见,烟民队伍数量庞大,而学校周边的烟摊、将香烟拆零售卖的烟酒商店,还有后来兴起于网络的“香烟外卖”,以及文笔婉约的香烟广告等,都在环绕、误导着孩子们,使其在好奇、刺激心理的驱使下开始模仿并逐渐习惯于吸烟。特别是近些年来,电子烟以漂亮的外形、诱人的口味,加上商家“无害、安全”的鼓吹以及一些网络视频的不良引导,“电子烟文化”在一些青少年群体中成为流行“时尚”,抽“人生第一支烟”的年龄有持续下降趋势,青少年染上烟瘾的风险系数不断提高,控烟形势整体复杂严峻。
尼古丁是高度成瘾物质,95%以上的吸烟者会成瘾。青少年发育尚未成熟,一旦开始抽烟很容易导致对烟草的高度依赖,必然会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放眼世界,有效控烟、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不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帮助未成年人远离烟草危害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电子烟问题第一次被写入这个全国性的法律文本,同时,从烟草种类定义到烟草营销行为,再到禁止吸烟场所,修订后的未保法补上了过往对青少年控烟不力的法律短板,对未成年人进行了全方位的保护,被誉为“长出了锋利的牙齿”,是中国控烟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良法还需善施。要创造有利于青少年的无烟环境,关键在于法律落实到位。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世界无烟日只是青少年禁烟控烟工作的一个重要节点,革除深根固柢的“烟文化”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面临着形形色色的阻碍。规范烟草经营活动、清除吸烟危害、维护法律权威、保障未成年人利益仍然任重道远,一刻也不能松懈。
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导建立健全禁烟法规,尤其要尽快推进制定电子烟相关管理条例和国家标准,全面加大控烟工作力度;严格落实新“未保法”及各项禁烟控烟条例,用明确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或监管各种违规行为;强化执法力度,充分发挥法律的利剑作用,倒逼企业、商家守法经营,在巩固前期控烟成果的基础上向青少年禁烟工作纵深延伸。
此外,还要增强控烟禁烟宣传引导工作,发动广大群众积极性,对商家、平台随意向青少年“兜售”香烟、发布烟草广告等违规行为,一经发现便积极向有关方面举报,身体力行地织密未成年人保护之网。
老师们、家长们则要针对孩子的成长特点,采取多种方式,及时、有效地对孩子开展禁烟教育,让孩子认清烟草本质,远离烟草危害。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吸烟损害青少年健康,就是在损害健康中国的未来。各方应压实责任,紧密协作,共同营造无烟家庭、无烟校园、无烟社会环境,助孩子远离烟草危害,全方位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