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创新 > 正文

大理烟草科技小院:科技“落地” 乡村“腾飞”

2024年05月13日 来源:中国烟草资讯 作者:李娟
A+ A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云南大理历来是游客向往的胜地。

清明假期,大理银桥镇磻溪村的“网红S湾”景区热闹非凡。紧傍环湖廊道,一座白族风格的小院吸引了不少游客。走进院中,一盆盆不同品种的烟草植株长势旺盛,工作人员穿梭其间,讲解着烟草起源与种质资源演化知识。

这是成立于2022年6月的大理烟草科技小院,由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云天化集团和大理州人民政府联合共建,是全国首个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领衔的烟草科技小院。今年2月,科技小院入选云南省省级科技小院立项建设名单。

拨动创新“音弦”,共奏振兴“乐章”。紧扣乡村振兴主旋律,科技小院发挥烟草产业全产业链优势,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保护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成为科技落地“中转站”、农民增收“加油站”、洱海保护“实践站”。

微信图片_20240511095340.jpg

大理烟草科技小院工作人员在绿色智能肥示范点开展烟叶移栽 /大理州局(公司) 供图

绿色转型护清波

4月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烟农培训会在大理市苍叶烤烟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开课”。

来自大理烟草科技小院的李鑫磊,以通俗易懂的生动语言,向400多位烟农介绍了烟草专用复合微生物肥的由来、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结合图片展示了田间应用效果。

对于科技小院的青年来说,这样“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科技社会服务,是一门“必修课”。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科技小院以田间调研、入户走访、田间课堂等方式,打通新技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其中,指导烟农选好、用好肥料,是一项重要课题。

“小院工作人员对磻溪村86户烟农跟踪调研,全面了解种植情况,厘清了该区域土壤氮磷盈余高、土壤养分释放不合理等问题,找出了洱海流域烟叶绿色种植的问题根源。”大理州局(公司)技术中心主任杨成伟介绍,“这导致烟叶品质不稳定,也不利于洱海流域生态保护。”

生产出题,小院答题。2023年,在张福锁院士团队的指导下,科技小院联合云天化集团,研发了适宜当地生态的绿色智能肥。据测算,绿色智能肥可以减少烟田氮肥投入40%、磷肥投入25%,总体减少肥料投入50%左右。

在此基础上,由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赵正雄牵头,科技小院又聚力攻关,开发出烟草专用复合微生物肥,实现了土壤养分的精准管理,有效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减少土传病害侵染,保障烟株正常生长和良好品质。2024年,复合微生物肥将在大理市、洱源县等洱海流域烟区推广22827亩。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随着复合微生物肥等新技术推广,烟叶绿色生产加速转型,同时也为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过去,我们总觉得要‘大水大肥’,防治病虫害就用农药。在小院专家指导下,我们用上了复合微生物肥和生物防治技术,农药化肥用得更少,种植成本更低,还能更好保护我们的‘母亲湖’。”磻溪村烟农陈仕泽感慨地说。

“烟草+N”促增收

“一年到头都有得忙!”在磻溪村烟农杨高益看来,“一年三熟”种植模式让土地“活起来”、钱袋“鼓起来”。

2018年起,烟农开始在烤烟采收后种植蚕豆,但经济收益普遍不高。为此,大理烟草科技小院提出关注产业链外延,挖掘土地潜力,开始探索“烟草+N”绿色高值种植模式。

经过一年的作物、品种双筛选,科技小院引入鲜食玉米、富硒油菜等高附加值作物,解决了“高值不绿色、绿色不高值”的问题,探索了“烟草+玉米+油菜薹”的“一年三熟”种植模式。同时,小院青年走入田间地头,通过“保姆式”服务,提升农业生产技术到位率,让烟农迅速“上手”。

“比如在油菜种植中,我们打破传统模式,发展油菜薹、菜花观赏、菜籽榨油等项目,一菜多用,助农增收。”大理州局(公司)驻点工作人员王彦星介绍,一年三熟模式下,农田亩产值达到1.5万元。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销售渠道往往是产业发展“痛点”所在。为了让土地的“好收成”转化为烟农的“好收益”,科技小院还努力延伸烟后作物产业链。

玉米成熟后,科技小院会联系收购商统一销售;油菜薹采收后,科技小院以每公斤3至5元的价格进行收购,然后集中销售,打通了农产品由田间走向市场的“快车道”。

“据调查,烟后种植油菜能多卖两三千元,玉米能多卖三千多元,不少烟农收入都翻倍了。”王彦星介绍,在科技小院的助力下,以烟为主、多元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加速形成。

农旅融合助发展

每年2月,是磻溪村油菜花盛放的时节。阳光照耀下,油菜花田波光粼粼,宛如金色海洋,引得众多游客拍照“打卡”。小小的油菜花,撑起科技小院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大文章”。

2023年,立足“网红S湾”的区位优势,科技小院积极推广烤烟前作油菜、与万寿菊间作等种植方式,勾画出万寿菊“SSSS”和“玉兔”图案,营造自然田园景观,打造了烟旅融合新概念,有力带动了休闲观光农业发展。

实际上,科技小院本身也是“农文旅融合”的一道风景线。每天,不少游客都会走入小院,了解卷烟从原料到成品的工艺流程和烟草发展史,沉浸式体验手工卷制烟叶流程,购买烟农的土特产品等。

为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科技小院举办磻溪村首届油菜花文化旅游节,开展玉米、草莓等生态采摘活动,不断为磻溪村“引流”,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

在大理州局(公司)驻点工作人员余浩看来,文化活动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拉近了村民与小院的感情距离,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举办公益摄影活动,为村民送上“靓照”;组织插花比赛,带领村民、游客采摘万寿菊,制作插花作品;举行“厨王争霸赛”,让大家一试身手……一项项精心组织的文化活动,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科技“高大上”,小院“接地气”。以科技小院为平台,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结合得更加紧密,结出丰硕成果。

“小院虽小,背靠的是充满希望的田野。小院将依托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三位一体’平台功能,持续探索绿色高值种植模式,培养有知识有技术的农户,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可复制的烟草农业现代化生产模式。”面向未来,大理州局(公司)局长、经理杨龙祥说。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