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立之初的202件专利到如今超过1000件专利;
从2019年香精香料自主掌控比例37.5%到如今的87.5%;
从创新改善动力不足到全员创新活力迸发;
……
近日,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凭借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实力,进入2023年新一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名单。
近年来,广西中烟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深耕科技创新,培育核心专利,集中优势力量,着力提高知识产权竞争质量和保护效率,为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科技支撑。
体系构筑,强化知识产权强企
知识产权既连着创新,也连着市场,是企业品牌化的基础,也是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支撑作用,2016年,广西中烟启动实施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工作。他们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为指导,制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建立了一套包含知识产权全链条工作、符合自身实际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让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管理体系所涉及部门的管理职责和分工得到梳理明确,使知识产权事务不再只是归属技术创新部门,而成为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协调支撑的业务体系。”广西中烟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刘鸿介绍道。
例如在知识产权风险防控管理上,公司法律与改革部会定期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专项法律风险防控,围绕品牌发展规划,落实行业关于加强商标管理的具体要求,积极开展商标权和版权、外观设计专利等知识产权多维度布局保护。2022年,“真龙”(海韵)产品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案例成为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年度典型案件。
持续改进是推进体系建设落地见效的关键。广西中烟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工作评审,通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以及第三方认证审核,认真识别改进需求、落实改进薄弱点,以点带面,实现体系的自我优化。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持续改进,打通了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渠道,充分整合了法律、人力资源、财务管理、采购、销售等各方资源,实现生产经营活动业务与知识产权的融合管理,企业知识产权由单模块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极大拓展了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了管理效率和规范性。
2017年4月,广西中烟通过体系认证,成为行业第一批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的卷烟工业企业之一;2020年5月,通过体系的再认证。
专利铺路,强化创新驱动发展
走进柳州卷烟厂制丝车间,一款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巡检软件正控制着巡检机器人对车间内的生产线堵断料、仪器仪表显示、监控屏画面等关键场景进行异常问题自动巡检和识别。
“除了基础巡检功能,该系统还具备基于深度学习、机器视觉及大数据技术的数据统计分析、机器人路径规划、巡检任务配置以及扩展巡检应用等功能模块。”该车间技术人员曾祥意介绍,他们还将逐步拓展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开发出更多满足车间需求的功能,并探索将其接入生产集控系统,与车间的其他设备协同作业,进一步提升车间智能化水平。
这是广西中烟以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为依托,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创造及运用的一个缩影。
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工作中,创造是源头,用好这一汪“源头活水”,才能真正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016年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立之初,广西中烟员工整体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加上创新改善的方法路径不够清晰,公司累计取得有效专利仅有202件。
知识产权问题的解决依靠人,依靠知识产权意识的培养。广西中烟逐步加大知识产权业务培训力度,全面落实知识产权激励政策,多渠道、多举措促进知识产权示范构建,促进全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升。
在创新培养方法上,广西中烟充分发挥企业科协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依托技术中心研究所、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运用创新方法大赛等竞赛模式,大力推广TRIZ等创新方法,打造具有企业特色的创新发展路径。公司采取专利申请保护、科研项目立项优先支持等方式,提供创新赛事全方位支持和服务,专题开展专利挖掘布局,促进形成高质量的专利成果。
在一系列的引导和激励措施下,广西中烟形成了一大批支撑品牌发展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近4年,共取得香精香料相关核心发明专利授权30余件,有力支撑了品牌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3年12月,广西中烟累计取得有效专利1030件,其中发明专利224件、实用新型专利743件、外观设计专利63件,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415件、国内商标注册证书482件。公司2022年度专利申报量位居广西企业前5位。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