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中国社会科学报》报道 经常吸烟的人总会调侃自己为烟民或烟鬼,如清朝大学士纪昀戏称自己为“大烟袋”,当代作家汪曾祺也称自己是个“老烟民”。尽管它从表面看来只是一种称呼,但本质上却能体现吸烟于他们而言已经不只是一种行为,更是描述自我的代名词,证明他们已将吸烟融入到自我概念之中。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为吸烟身份认同。吸烟身份认同(Smoker Identity)是个体对吸烟行为的自我身份认同,指个体将吸烟作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的程度,即认为自己是个吸烟的人的程度。如认为“我是个吸烟的人”或“吸烟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活动”。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着吸烟身份认同,吸烟身份认同又是怎样影响吸烟和戒烟行为呢?
吸烟动机影响吸烟身份认同
个体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吸烟身份认同,后者又影响吸烟行为。吸烟动机便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它包括社交动机、增强动机和应对动机。社交动机指通过吸烟融入环境以增加社会交往的动机,如男士间常用交换香烟作为交谈的开始;增强动机则是通过吸烟增加轻松、愉悦等积极情绪的动机,正如俗语“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而应对动机就是寻常意义上用吸烟减轻烦忧,即应对消极情绪的动机,陕北人常说的“爱生闲气肚子胀,唯有吸烟把气放”表现的就是吸烟的应对动机。
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者对292名被试进行的为期一年的纵向研究发现,应对动机与吸烟身份认同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吸烟者的应对动机越强,就越有可能形成吸烟身份认同。也就是说,一个经常为减轻烦恼或痛苦而吸烟的人,更有可能形成吸烟身份认同,即认为自己是个吸烟的人。这与个体对吸烟的评价有关。当吸烟是为减轻烦恼时,个体对吸烟的评价会更加积极,认为吸烟可以让自己更好地生活,而研究已证明,能带来积极评价的行为更有可能纳入自我概念之中。所以,应对动机可促进吸烟身份认同的形成,而增强动机与吸烟身份认同的发展没有显著关系。
吸烟动机与吸烟身份认同的关系也存在性别差异。研究证明,社交动机与男性吸烟身份认同的发展显著相关,而与女性吸烟身份认同的发展没有关系。也就是说,以增加社会交往为目的的吸烟会促进男性形成“我是个吸烟者”的身份认同,并随着社交动机的增强而进一步增强,但不会影响女性是否认为自己是吸烟者。之所以会有这种差别,首先是因为女性很容易将社交动机与其他动机混淆。女性总会觉得自己的思想、行为与周边的朋友相似,特别是亲密朋友,吸烟动机也不例外。这使得女性更多地认为朋友的吸烟动机就是自己的吸烟动机,从而更少地审视自己真正的动机。同时,女性的社交需求会更多通过其他渠道得到满足,如逛街、聊天等,而很少通过吸烟进行社交。而男性更可能以“抽根烟吧”作为交谈的开场白。所以,社交动机与男性吸烟身份认同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而与女性吸烟身份认同的发展无关。
吸烟身份认同显著预测吸烟行为
吸烟身份认同对吸烟的开始、持续、复吸等行为都有重要的影响。首先,吸烟身份认同能显著预测过去吸烟的严重程度、香烟使用数量等。多数研究已证明,吸烟身份认同越强的个体,过去吸烟天数越多,有越长的吸烟史且尼古丁依赖越严重。也就是说,一个人越是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个吸烟者,他过去吸烟的情况越严重。同时,吸烟身份认同还可以显著预测未来香烟使用行为。赫尔特(Hertel)和莫梅尔斯坦(Mermelstein)于2016年的研究发现,吸烟身份认同与青少年吸烟增多显著相关,随着吸烟身份认同的增强,吸烟行为增加。也就是说,当吸烟青少年认为吸烟不仅是一种普通行为,更是一种定义自我的行为(我是个吸烟者)时,他在之后的时间里更有可能增大吸烟量、提高吸烟频率。这说明,此刻的吸烟身份认同强度对未来香烟使用有重要的影响,或许这可为预防青少年尼古丁成瘾起到一定作用。
身份认同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现象。该理论认为,形成身份认同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需要,认同感的缺失会让个体感到心理痛苦或焦虑,正如当我们找不到“我是谁”的答案时总会感觉焦虑不已。所以,个体总是做出与自我身份一致的行为,以保持自我身份的一致性,维持认同感。基于对身份的认同,个体会依据自己的身份认同设置行为“规则”,指定与认同身份相关的行为,并确定该做与身份相关的行为,不该做与身份相反的行为。比如,吸烟身份认同会驱使个体去吸烟,而遏制戒烟的行为。形成吸烟身份认同的个体就会在身份的“规则”驱使下持续吸烟。所以,吸烟身份认同与吸烟行为有紧密联系。同时,吸烟身份认同的发展与戒烟行为也有很大的关系。
吸烟身份认同影响戒烟行为
根据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戒烟”受到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吸烟”,是“吸烟”的2.77倍,这说明大众对戒烟需求愈发高涨。然而,成功地彻底戒烟却是很不易达到的目标。2015年显示仅有0.6%的戒烟者可以坚持90天以上不吸烟。心理学家认为,戒断者从成瘾身份认同转变为非成瘾身份认同,标志着彻底的戒断。具体到吸烟行为,就是从吸烟身份认同向非吸烟身份认同的转变,即从“我是个吸烟的人”到“我是个不吸烟的人”。
实现这一身份转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据研究统计,在吸烟者中,虽然之前有很长吸烟史的个体在戒断初期还会认为自己是个吸烟者,但大部分人会在戒烟后由吸烟身份认同转变为非吸烟身份认同,即认为我不是一个吸烟者。在转变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新的身份,如“勉强的非吸烟者”和“不吸烟的吸烟者”身份。伊尔迪科(Ildiko)对非吸烟身份认同的研究证明,戒烟后有80%的个体认为自己是非吸烟者,实现了自我转换,且年龄小和戒断时间长的个体更可能报告非吸烟身份认同。
吸烟身份认同和非吸烟身份认同都对戒烟行为有很大影响。戒烟者的吸烟身份认同与最长戒烟时间、最近一次戒烟时长显著负相关,即吸烟身份认同越强,可持续戒烟时间越短,最近一次戒烟的时长也越短。同时,非吸烟身份认同也可以显著预测4个月后的戒烟行为,非吸烟身份认同越强的个体4个月后越有可能参与戒烟行动。有研究也证明,戒烟者的吸烟身份认同和非吸烟身份认同都能显著预测之后的戒烟行为,并进一步说明戒烟者的吸烟身份认同对戒烟行为的预测性比非吸烟身份认同更强。也就是说,个体是否真的会去戒烟更多取决于其吸烟身份认同的强弱,吸烟身份认同越弱,之后去戒烟的可能性越大。然而,对戒烟意图的预测却与戒烟行为有所不同。研究发现,戒烟身份认同可预测4个月后的戒烟意图,而吸烟身份认同却没有同样的作用。也就是说,个体是否打算戒烟是由戒烟身份认同驱使的,与吸烟身份认同无关。而在戒烟过程中,非吸烟身份认同的形成与复吸状况也有很大的关系。没有形成坚定的非吸烟身份的人即使在戒烟过程中也会对未来不复吸没有信心,且戒断后将自己的角色转变为非吸烟者的个体比依旧认为自己是吸烟者的个体在中等时期内(3个月)更不容易复吸。综上可见,形成非吸烟身份认同的个体更可能有戒烟的想法,在此后的戒烟中也更不容易复吸;而吸烟身份认同的减弱才是真正决定个体实施戒烟行动的关键因素。所以,吸烟身份认同与非吸烟身份认同都对香烟的戒断有很大的影响。
总之,吸烟身份认同对吸烟者的吸烟行为和戒烟行为都有影响,而吸烟动机会影响吸烟身份认同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未来研究则需进一步关注从吸烟身份认同到非吸烟身份认同的转变过程,探索能促进这一转变的因素,从而探索出有助于实现吸烟身份转变的干预手段,帮助戒烟者更好、更有效地彻底戒断。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