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重庆晚报》报道 重庆种植烟草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宋以来,烟草在经济作物种植中居前四位。明代主要种植区在巫山、秀山两县。清初,巴县、江津、荣昌等县开始栽种,至清代中后期,各州县已普种烟草,其耕作粗放,多系农民自发零星种植。随着城镇烟民增多,清康熙年间万县、城口出现丝烟作坊。烟民吸烟的方式,为使用水烟袋、斗烟袋、旱烟杆,自裹烟丝。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英国英美烟草公司派员来渝推销香烟,品牌为五支装的“鲨船”、“称人”牌,由华人买办徐子泉任总经销。重庆人深恐再遭洋人愚弄,重蹈吸鸦片之覆辙,大多不愿购买。为打开销路,徐子泉雇用乐队,以洋鼓洋号开道,在城内大街小巷宣传,对在商店购买一种用品的顾客或戏院里购买一张戏票的观众,免费赠送一包香烟。他们甚至免费向各店铺和行人赠送,欢迎试吸。渐渐有人接受,销路慢慢打开。
1907年,重庆首开烟厂,用日本机器生产卷烟,销路不旺。直至1922年,本埠市场一直被洋烟占据,间或有少量南洋兄弟烟厂的国货。1928年,21军财政处长甘绩镛和老板税西恒合股,在市中区大溪沟开办重庆大佛卷烟厂,生产“大佛”牌卷烟。1935年,蜀益烟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设蜀益烟厂,生产“金钱”、“主力舰”、“大鹏”等品牌。
抗战爆发,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将汉口厂的部分设备和人员迁来重庆,在南岸弹子石征地建厂,取名重庆南洋烟厂,生产“花王”、“金斧”、“红花”、“双喜”、“黄金龙”等卷烟。1943年组成官商合办的华福烟厂,生产“华福”、“三六”、“火炬”等牌号。因系全国经济中心,此一时期重庆的机制、手工卷烟厂得到较迅速发展。据统计,1943年重庆有卷烟厂(坊)72个,为全国重要卷烟生产基地。
1952年,重庆市企业局将南洋、大汉、华福、大成、新国、南明等六个烟厂合并组成重庆烟草公司。“一五”期间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私营建华、同成烟厂合并到南洋烟厂,使之成为唯一厂家,1968年更名为国营重庆卷烟厂。
经过1958、1963、1974年几次更新改造,到2003年,重组的重庆卷烟厂年产香烟80万箱,此后逐年递增。直辖后,万州、涪陵、黔江地区烟厂并入,区县小厂被关闭。
在烟民的记忆中,重庆众多卷烟厂的老牌子数以百计,早年记得住的有“华福”、“金斧”、“南洋”、“八百壮士”、“火炬”、“盟友”等品牌。解放初记得住的有“双喜”、“红运来”、“金麦利”、“高射炮”、“大司令”、“天府”等品牌。1960~1970年代记得住的有“劲松”、“嘉陵江”、“迎春”、“金穗”、“重庆”、“经济”等品牌。这些老品牌现已全部停产。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