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零售户平台 > 零售生活 > 正文

王焕平:“晒晒”我的卖烟生涯

2012年07月24日 来源: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王焕平(口述)、季丰成(整理)
A+ A

  烟草在线专稿  王焕平是河南省社旗县城郊乡河南街村的一名卷烟零售商户。自打1983年开始卖烟以来,至今已经近30年了。

  这近30年来,王焕平越来越觉得卖烟的好处特别多,说也说不清,道也道不完,结交的朋友多了,卖烟的经验丰富了,学会了做生意,提高了经济收入,受到了亲戚朋友们的捧崇,为左邻右舍的乡亲们提供了服务便利,得到了有关烟草、工商、税务等部门的表彰,还实实在在地赚了钱,彻底改善了家庭一穷二白的经济面貌,迈上了生活富裕的小康之路。

  起初,卖烟为了挣工分。

  1983年王焕平高中毕业回乡后,正赶上河南街村里的代销点(村双代点)缺人,要选拔有文化的年轻人,补充到村代销点卖烟。因王焕平当时是全村唯一的一名高中生,便被村委干部推荐到村代销点,从事卖烟的营业员岗位。从此,开始了他的卖烟生涯。便与卖烟这个行业结下了永久的缘分。一发而不可收,至今与卖烟打了30年的交道。

  那时候,他们村的代销点,主要经营烟酒、鞭炮、油盐酱醋,农村生活日常小用品等。经营收入归村委所有,村里负责投资,所赚的利润,全部归村里集体支出和招待等。而王焕平本人不拿工资,只享受每月的满勤工分。虽说,当了一名拿工分的村代销点营业员,算不上什么特别的工作,仍得到了亲戚朋友们,乡亲邻居们的极大捧崇,十分受人尊敬和爱戴,只因在村代销点卖个烟,却在全村人的心目中,也算是一个比较“体面”的人。原因是乡亲们谁家有个红白事,或来个客人,都需要用烟招待,离了王焕平他们买不来烟,所以,在全村也算是一个大大小小的知名人物。

  后来,开始卖烟拿工资。

  1985年,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取消了农村生产队记工分的管理制度。土地分到户,每家每户搞生产种植。没有工分了,接着村代销点的人员也由工分制改为工资制,每月30元工资,愿意干可以继续在村代销点卖烟,不愿干则回村种自己的责任田。当时,不论工资多少,王焕平坚定走卖烟的这条路,继续留在了村代销点卖烟。

  那时候,村代销点仍属村集体所有,包括房舍,固定资产,流动资金等,全部是村集体财产,经营的利润由村委会统一收交支配,而王焕平个人只领取每月的30元工资。卖烟则成了拿工资的农民营业员。

  再之后,卖烟当起了个体户。

  王焕平从村代销点拿工分起步卖烟,又到拿村里的工资卖烟,前前后后,经历了六年多时间的卖烟生涯,这期间,他不仅学会了卖烟的方法,还积累了卖烟的工作经验,掌握了卖烟的技巧,为他今后做个体户卖烟打下了较为牢固的基础。

  1989年,河南街村委决定,取消村代销点实行整体拍卖,包括营业场地、房舍、商店的货物等等,一次性出售,村代销点改由个体经营。由于王焕平长期在村代销点卖烟,优先让他选择,如果王焕平不买的话,可向全村人出售。此时,王焕平决定买下村代销点,开始当起了个体商户。

  但是,要整体买下村代销点,资金比较困难,村委决定,可实行缓交的办法,让三年内还清所有拍卖的资金。这样,使王焕平鼓足了勇气,从此,则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卷烟个体户。同时,取消村代销点的名子后,王焕平将个体卷烟店取名为“桥头烟酒店”。原河南街村代销点,地处社旗县城与城郊乡的结合部,仅与县城一河之隔,地理位置优越,而且还紧临县城的一座大桥,路边,不但河南街的村子大,又地处交通要道,生意比较好做,同时,还有固定的消费人群,加上王焕平已在该商店卖烟6年多了,人员熟,群众对他的信任度较高,所以,王焕平干起个体商户后,迅速打开了经营的局面,生意一年比一年好做,卖烟的生意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越滚越多,很快就还清了欠村委的所有资金。顺顺利利干个体卷烟户。

  卖烟,靠诚实守信盈得好口碑。

  自从干个体经营卷烟的这些年里。王焕平始终坚守的卖烟原则就是,诚实守信,守法经营。

  记得在1990年的时候,市场上假冒卷烟比较多,一些推销假烟的商贩,往往利用早上和晚上,骑着摩托车到各个门市部搞推销,1990年夏季的一个晚上十一点多,王焕平正准备关门时,一位假烟推销商走进了他的商店,死缠硬磨,非让王焕平销售他的假冒烟。王焕平说,“我卖烟从不卖假烟,我卖的烟全部是从烟草公司购进,无论假冒品牌烟利润多大,我从不销售,那个推销商被我拒绝后,再也没有人给我送假烟了。”

  在王焕平卖烟的过程中,他除了做好优质服务外,坚持做到生人熟人一个样。1998年秋的一天,一位湖北的货车司机路过王焕平的商店门口,要买一条“红金龙”香烟,当时,因王焕平的商品里仅有6盒烟,他说,“请你稍等一下,我到附近店里给你先借四合,保证满足这位外地客人的需要。”使这位客人很受感动。像这样的卖烟事例,几十年里不计其数,举不胜举,凡到王焕平店里买烟,他都让客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这些年王焕平卖烟回头客比较多。客人都认为他讲诚信,价格公正,又不卖假烟,他们村的大部分烟民,都经常到他那里买烟,遇着那一家有红白事,都提前告诉王焕平,让他给他们准备好所需要牌号烟和数量,王焕平都一一照办,并亲自给他们送货上门。现在已形成了固定的消费群体。若一时半会缺货,等有烟的时候,王焕平还主动给他们打电话,或将烟留住,尽量地满足客人的要求。遇着新上市的品牌烟,王焕平积极主动让他们品吸,搞好宣传,促进销售,不仅服务了回头客的需要,而且也扩大了销售,更多地是自己也多赚了钱。

  由于王焕平卖烟守法讲诚信,二十多年来,他还先后多次被工商部门评为“守法诚信商户”,被税务部门评为“先进纳税个人”,被烟草公司评为“模范标兵商户”等称号。在社会上也赢得了较好的诚信口碑。

  现如今,商店变超市当起了“卖烟老板”。

  随着王焕平卖烟生意的逐步扩大,20多年来的个体经营,的确靠诚信积累了一些资金。过去,家里一贫如洗的落后面貌,得到了有效改观,2006年,王焕平把“桥头烟酒店”改成了“便民超市”。在原基础上,装修了房子,扩大了生意经营范围,以烟为主,兼营各类酒、副食、鞭炮、日杂用品、小百货等,名副其实地做起了超市“卖烟老板”。

  现如今,王焕平通过卖烟致了富,发了财,仅房舍和家具、用具、电器等就有几十万元的固定资产,同时,还购买了一部小轿车,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卖烟的生意顺顺当当,非常开心。可以自豪地说,“当初我选择的卖烟路十分正确,是卖烟让我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奔上了小康。”

  随着烟草公司的访送,电子结算,网上订货等服务的更加优化,现在不出家门就可以订到烟,而且烟草公司的服务更加具体,送货更及时、更准确,王焕平打心眼里感谢烟草部门的快捷服务,继续把个体卖烟的这条路走好,争取更大的幸福,争取在卖烟的过程中,赚取更多的利润和报酬。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