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控烟频道 > 观点碰撞 > 正文

控烟不应只依赖发文

2013年04月10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A+ A

  烟草在线据《光明日报》报道  作为全国第一个地方性控烟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实施14年来竟然没有开过一张罚单,引发热议。“法律不能成为"纸老虎",如何增强可执行性是我们面临的迫切问题。”在修法之际,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深圳大学法学院院长黄亚英的观点得到许多人的认同。

        

  控烟法规实施14年,竟然“零”罚单,这并非深圳特例,湖北武汉也一样。经两次修订后的武汉市“控烟令”,自从2006年1月1日开始实行以来,也没有开出一张罚单。控烟法规沦为一纸空文,成为当下我国控烟难以推行的真实写照,这着实值得人们反思。

  公共场所控烟是一项公共服务的内容,如果仅仅满足于控烟法规的草拟,只通过发发文件来管理,显然是行不通的。这种发文依赖症的后果,必然导致法规被束之高阁,起不到真正的宣传和惩戒效果。

  尽管在国家法制层面上还没有出台一部全国性的控烟法律,但我国各地早已经积极制定相关法规,这是值得肯定的。自2011年1月起,我国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公共场所完全控烟。但控烟上升到国家意志层面,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反思深圳的控烟令为何成一纸空文,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恐怕还是民众的认知度不高。到目前为止,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人,被动吸烟者超过5亿人。但是,中国公众对于吸烟危害的认知度却相当的低。一项针对全球15个国家的吸烟者进行的调查表明,中国只有不到10%的人不赞成吸烟,为全球最低。

        

  吸烟人群庞大,控烟难成社会共识,故此,控烟就成了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在所有的地方性控烟令中,也普遍存在着执法主体不清、处罚措施单一等弊病。法规的先天不足,必然导致后天执行缺乏效力。一纸缺乏效力的规定,惩处无方,监管无力,如何不让公众对此失望呢?

  面对着社会公众对公共场所禁烟的呼声,相关责任部门只停留在花拳绣腿的法规文件制定上,离开了可操作性,忽视了公众的民意渠道,最终使得控烟令成为一厢情愿的愿景。

  公共场所控烟的确不容易,但控烟事关公众健康,必须坚持不懈地稳步推进。而政府部门更应该从发文依赖症中走出来,不回避问题,不推诿责任,依靠民意的力量,通过公共决策的程序,才能最终找到控烟的好路径。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