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业频道 > 正文

河北中烟张家口卷烟厂对口帮扶曹疃村见闻

2020年06月11日 来源:《东方烟草报》 作者:曹祥金、杨光
A+ A

原色制图

  “太行山下,蔚萝山川,有一个古村堡叫曹疃……”6月5日,记者一行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南留庄镇曹疃村。刚进村子,就听到不远处的广场上传来阵阵悠扬的歌声。村党支部书记刘宝武说,这是他们的村歌《曹疃,我可爱的家园》,词曲都由村民自己创作。

  民风淳朴,底蕴厚重,历史悠久的曹疃村有很多让当地人引以为豪的标签。然而,还有一个标签,让人们不愿提起却又不得不面对——贫困,全村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57%。

  转变发生在2016年年初。河北中烟张家口卷烟厂有限责任公司成立驻村扶贫工作组对口帮扶曹疃村,与村两委同心协力,决定从根子上改变村庄贫困面貌,帮助村民找到新希望。

  唱响一出秧歌戏

  “党的政策实在好,强农兴业思路新……”走进村委会办公室,又听到一阵悠扬的歌声。循着歌声走去,只见一个房间门口挂着一面金色招牌,上面写着“曹疃新时代秧歌演艺有限公司”。

  房间里,演出团团长王凤琴正带领演员们抓紧排练,准备参加县里的演出。

  张家口卷烟厂驻村扶贫工作组组长、曹疃村第一书记李向武告诉记者,曹疃村是典型的矿区转型村,村里大部分男性曾在矿上务工,收入不菲。2008年,随着小煤矿关停整顿,村子一下子沉寂下来。

  “不少村民不愿意辛苦种地,觉得挣钱少。”驻村之初,刘宝武就跟工作组一起分析村民致贫的原因。思想上的问题,还得从思想上解决。通过挨家挨户走访,工作组成员发现,村里的男女老少几乎都会唱戏,这里的秧歌戏历史悠久。

  “秧歌戏表达的大都是劝人向上、教人奋进的内容。”李向武说,他们和村两委商议后,决定好好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把擅长秧歌戏的村民集中起来成立演艺公司,在蔚县农村巡回演出。

  工作组多方争取支持,为演员们购置了乐器、音响等设备,还专门设置排练厅,帮他们迅速开展业务。

  “剧团共有43人,其中贫困户26人。2019年共演出61场,收入20多万元。”刘宝武深有感触地说,文化扶贫不仅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入,更让村民懂得了幸福要靠双手来创造的道理。

  在此基础上,工作组进一步挖掘全村的文化资源,帮助村民建设文化广场,改善村容村貌;协助曹疃村打造“游古堡、看秧歌”文化名片;弘扬孝善文化,表彰道德和致富典范,以文化人,激发内生动力。

  开辟一块丰收田

  6月6日上午8点半,一阵拖拉机的轰鸣声过后,曹疃村村民董金贵的10亩农田渐次覆上了一层白色地膜。

  “这10亩种的是高产小米品种‘张杂谷13号’。”对于这块地,董金贵格外用心。他曾经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是村里有名的种粮大户,20亩小米,去年纯收入接近3万元,再加上40亩玉米,一年光种地就有5万多元的收益。

  蔚县小米久负盛名,又被称为“蔚州贡米”,曹疃村曾是重要产区。深入调研后,工作组提出,可以将种植蔚县小米作为村民脱贫的一条路径。

  工作组驻村之初,村民们种植意愿不高,有些土地撂荒。在工作组看来,村民们不愿意种地,关键在于种地太苦、收益太低。

  董金贵说:“最累的是间苗,要一直弯着腰,把多余的苗拔掉,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这么累,一亩地才能收两三百斤。”

  工作组认为,提高土地产出效益,这是发展全村种植业的关键,应以打造农业品牌为统领,带动所有生产环节效益提升。他们申请注册“钻石贡米”品牌商标。聚焦打造品牌,工作组帮助村里成立荷花种植合作社,邀请市农科院专家现场培训,并由合作社牵头规划了500亩耕地,统一种植品牌、统一购进农资、统一机械播种、统一管理标准、统一收割收购,转变村民落后的种植方式,提高农业种植的科技含量。

  “去年,我一亩地平均收了近500公斤。”董金贵说。

  面向市场,工作组牵头与社会企业合作,利用天猫、聚划算等电商平台展开营销,打响“钻石贡米”知名度。2019年,合作社共收获小米16.83万公斤,实现净收入64万元。

  种上一片幸福林

  “这里就是以前堆放煤矸石的地方,你看看,连草都不长。”指着马路边的一片荒地,李向武告诉记者,这样的荒地在曹疃村并不少见。

  走过马路,则是一大片果园,果树刚栽种不久,却已经生枝散叶,绿意盈盈。

  “这片地跟对面一样,原来也是堆煤渣子的地方,这些果树苗都是今年才种上的。”李向武向记者介绍,102亩果园中,共种了800棵苹果树、800棵杏树、400棵梨树、200棵李子树。他们给果园起了一个美好的名字——幸福林。

  如何在脱贫攻坚中保护好绿水青山,并将其转变成金山银山,是扶贫工作组一直在思索的课题。

  为了改造这片土地,张家口卷烟厂前期投入55万元用于土地治理、基础设施及灌溉设备建设。“先用大型设备旋耕,清理走煤渣子,再用熟土回填,引水灌溉,才适合种果树。”工作组成员王志刚介绍。

  改造煤渣地,种上幸福林,工作组进一步探索如何让贫困户受益。“去年,全村就已经实现了脱贫,但还有几户属于边缘户,需要巩固成效,防止返贫。”王志刚说。为此,他们实施半托管模式,即幸福林项目首先覆盖边缘户,由边缘户进行日常管理并享受收益。2年后,幸福林果树挂果,预计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40万元;5年后进入盛果期,每年预期收益可达上百万元。

  工作组还为曹疃村做了一个更加长远的规划:由幸福林形成样板效应,建设具有采摘、休闲功能的果树园,并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为乡村振兴打造新引擎。

  “荷花田美谷米香,幸福林中瓜果甜。环境优美宜人居,山明水秀好家园……”唱着优美的村歌,曹疃村村民正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