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亮相于我国多姿多彩的福烟标方寸之中。 在我国《尚书·洪范》等古代典籍中,“福”字被赋予长寿、富裕、康宁、厚德和享受自然天命的“五福”之意。福建厦门卷烟厂出品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五福
-
黑龙江富锦卷烟厂出品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烟标,深绿底上那个鲜红的行书体“美”字,好像在告诫人们只有做到原生态的自然美才是最美的。 而该厂出品于同期的“雪”烟标
-
历年来,不同的烟厂曾出品以雀儿命名,展现雀儿不同形象的烟标。雀跃烟标,赏心悦目。 花丛中飞来的雀儿,名曰花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
①上世纪80年代,广西荔浦卷烟厂出品的“古榕”烟标。
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湖北大悟卷烟厂出品的“白果树”烟标。
③上世纪90年代,贵州遵义卷烟厂出品
-
,品“羊”味,占“羊”气,传承“羊”文化。
图一:上世纪五十年代,安东制烟厂岀品的“白羊”烟标
上世纪50年代,
-
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脚步从未停歇。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烟海拾贝”版通过鉴赏老烟标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厚植爱党爱国情怀。①上世纪90年代
-
这是一张上世纪20年代,由驻华英美烟公司出品的“金鼎牌香烟”广告画。该广告画主图中间是一位民国女子的形象。她身穿改良款高领旗袍,手捧鲜花,展现了东方女性之美
-
,距今已有1700多年。安徽合肥卷烟厂出品的“点将台”烟标。合肥古教弩台,又称“曹操点将台”。上世纪七十年代,安徽合肥卷烟厂出品了“点将台”烟标。该烟标主版图案为“曹操点将台”画面。驻足观看古教弩台,仿佛
-
着人类渴望终结战争,把毁灭的武器变为创造的工具,以造福全人类。它代表了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的美好追求。1959年,这座雕塑由当时的苏联政府赠送给联合国留作永久的纪念。上世纪80年代,中国毕节卷烟厂出品
-
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词汇,也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上世纪初,各烟草公司出品的烟画上,不乏展现伟大母亲形象的画面。图①母亲是最好的老师,她的一言一行将影响孩子的成长,上世纪30年代,英美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