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众所周知被称为“最严控烟令”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修正案自3月1日起正式实施,自正式实施当日起,上海的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此后,上海开展专项执法,以形成依法监管的警示效应。笔者近期也特别关注了一下这方面的信息,看到有这样一条新闻报道:“《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3月1日起施行即将“满月”,室内场所控烟情况有所好转。但市民反映,室内场所全面禁烟后,不少吸烟者“转战”商场、办公楼门口,数十人同时吸烟时,烟雾缭绕,即使是在室外,也能闻到浓重的烟味。有些场所虽然设置了吸烟点,但无明显的引导标识,甚至连场所内的工作人员都不清楚附近是否有室外吸烟点。”而该报道中,上海市健康促进协会会长李忠阳也表示:“在实行室内全面禁烟的场所,例如医院、商场、办公大楼等,确实能看到好几个人一起聚集在门口吸烟的情况。但相对于在空气难以流通的室内吸烟来说,室外吸烟对其他人的影响已经减少很多。《条例》中提到,有条件的场所可以设立吸烟点。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上海很多商场、办公大楼都在马路边上,室外空间有限。无论在大楼附近的何处设置吸烟点,数人聚在一起吸烟时,都会对过往人群造成影响。考虑到目前还处于控烟工作的初级阶段,无法做到“室内、室外全面禁烟”,因此只能通过做好室内禁烟,让市民深刻了解到吸烟危害健康,逐渐使得吸烟人数下降,从本质上解决“多人聚在门口吸烟”的情况。
而就在前些天,修正案实施满月后有新闻报道“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12日披露,3月1日至31日,上海各控烟执法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2万余人次,检查各类公共场所3万余户次,拟处罚场所277户次、处罚个人115名,拟处罚金额共计60.58万元人民币。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副主任张梅兴指出,将着重研究、协调解决控烟执法难点,努力发挥社会共治在依法控烟中的作用。上海将继续疏堵结合落实控烟执法,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加强疏导,有条件的设置好室外吸烟点。”
看到这些新闻报道都提到了“室外吸烟点”的问题,笔者很欣慰。虽然身处北京,但是类似的情况也并不陌生,商场门口、写字楼外、医院门诊楼外等等,吸烟者站在那吞云吐雾的现象比比皆是,有的独自一人,有的三五成群,大家一起围着垃圾桶,抽完后将烟头扔到垃圾桶里,也有的抽完就随手扔在地上,感觉很不好,影响路人的感知,影响城市的形象,也影响了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
相信大家对这样的“景象”早已司空见惯。如今室内的吸烟问题随着控烟条例的出台,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一味的“堵”势必会造成一种逆反心理,失去了想抽就抽的自由,就会在允许的范围内更肆无忌惮一些。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地上有随手扔的烟头,随地吐的痰等等……也许有人会说这种现象主要是吸烟者的素质水平低下造成的,这点不可否认,但是换个角度想想,如果能设置好室外吸烟点,能将吸烟区设置的舒适些,比如安置些石凳,放置些坐椅,能让吸烟者的合法吸烟行为得到尊重,让吸烟者的吸烟行为更雅观,同时多安置几个烟灰缸和垃圾桶,让吸烟者随时可以弹下烟灰,扔掉烟头,让吸烟者不用走很远就能将烟头和垃圾扔到垃圾桶里,这样是不是能让一些素质不是很高的人也更容易做到讲卫生呢?
近日中国新闻网报道了一篇上海南站的控烟新闻,笔者觉得这种做法就很值得借鉴。上海南站为响应上海市2017年3月1日起施行的“禁烟令”,在户外专门设置了4处指定吸烟区。这4处“户外吸烟区”2处位于车站高架层,2处位于地面层的进站口外。吸烟区内配备了不锈钢灭烟处和垃圾箱,上方显示屏中滚动播放“吸烟有害健康”的公益广告,并有投诉电话和戒烟热线指引,车站入口上方还有“户外吸烟区”标牌引导。
在上海南站的一处“户外吸烟区”,一名旅客正在弹烟灰。
上海南站高架层的“户外吸烟区”旁,一些市民正在吸烟。
这种室外吸烟区的设置,打破了传统的独立垃圾桶的概念,面积大并且多个垃圾桶同时放置一起,更能满足人流密集地吸烟人群的需求,也更醒目,让人很容易就能看到。方便旅客也提升了车站的形象。
能让吸烟者在吸烟区光明正大、整洁有序的吸烟,这样即不会影响城市和各人的形象,又不影响非吸烟者的感知,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吸烟者肯定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更加爱惜吸烟区的环境。如此一来像那些站在商场门口吸烟的人就会大大减少,这种现象会慢慢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吸烟者更加文明的吸烟行为。
如今,控烟工作在全国各地铺天盖地的展开,控烟令的出台也是不断加码,控烟难度也随之加大,但是控烟工作不能一味的“堵”,也要进行疏导,疏堵结合才能达到理性控烟,文明吸烟的目的。希望有关部门能多开动脑筋想想办法,如果能更人性化的设置好室外的吸烟点,定会让控烟工作向前迈进一大步!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