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在线视点 > 就事论事 > 正文

合肥卷烟厂:做品质效益兼顾的“厨师”

安徽中烟合肥卷烟厂超大单元投料模式应用纪实
2014年11月14日 来源:烟草在线据《东方烟草报》报道 作者:邢如飞、朱要文
A+ A

  烟草在线据《东方烟草报》报道  两个邻近的餐馆,都有一样出色的厨师、一样拿手的招牌菜。

  用餐高峰,一个门庭若市,另一个却门可罗雀。

  原因在哪儿?

  “在品质相同的情况下,谁可以更加迅速地满足顾客需求,谁的生意肯定更好,甚至损耗更少。”10月30日,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卷烟厂总工程师王毅在接受采访时,给记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打比方说,几位顾客点了一样的菜,一个厨师是一盘盘炒,另一个厨师则是放在一块炒。在能够确保品质相同的前提下,后者的效率和效益更高。”

  品质是产品的灵魂,近年来,安徽中烟合肥卷烟厂按照安徽中烟品质为先的要求,在生产工艺上深耕细作。在此基础上,2014年年初,他们又开展了精益尝试——超大单元投料模式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所谓超大单元,是制丝线将原来5000公斤/批的投料生产变为20000公斤/批。投料增加的背后,蕴藏着合烟人对精细、精益的理解和探索。

  “十年来,我们一直在细致上下功夫。”回想之前的工作,王毅认为,正是对精细的不断追求,造就了一支理念先进、技术精湛的优秀团队。在这支优秀团队的强力支撑下,合肥卷烟厂在2003年就已经开始对特色工艺分组加工展开研究。

  分组加工特色工艺的深度传承与创新,解决了混合技术难题——也就是厨师将几位顾客点的菜放到一起炒,在效率提升的同时,如何兼顾品质的问题。

  在合肥卷烟厂制丝车间片烟处理段,两只机械臂左右开弓,将传送带输出的烟箱脱箱,一块块1米见方的烟垛被整齐排列在输送带上,而后被垂直切片机分切成数块厚度适当的烟块,经流量控制后被送入滚筒式叶片回潮机进行松散、润叶处理。

  见记者看得入神,一旁的质量技术科副科长徐永虎解释说:“我们采用自动配方技术,生产时根据配方要求,自动输出所需原料的品种和数量,经条码复验送入自动脱箱工序。混合技术,由此开始。”

  “混合,解决的就是原料掺配的问题。”王毅又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就像是拌凉菜,有的菜拌在一起好吃,有的菜因为味道不合拌在一起就不好吃。我们做到的混合,就是将特性相近的物料混合,以彰显风格特色。”

  烟草制丝线物料混合可分为宏观混合、中等尺度混合及微观混合,即千公斤级的柜组混合、百公斤级的筒类与喂料机设备混合、十公斤级的喂丝与卷制环节混合。三种方式的搭配、穿插运用,贯穿于制丝线的各个工序。“结合烟草加工的特征与经济性,我们强调适度的混合。”徐永虎介绍说,“我们更加关注柜组设备的功能设计、物料运动轨迹控制技术应用,以及批次总量掺配模式的应用,以保证混合效果满足品质。”

  在解决好混合这项关键技术后,合肥卷烟厂又将焦点聚焦到卷烟配方设计,将配方由“窄”变“宽”,为大规模生产的品质保证上了第二把安全锁。

  因受农业层面的影响,卷烟生产对原料依赖度很大,如果某一个特定等级的烟叶存料有限,连续生产、规模生产就无从谈起。过去,遇到这种情况,生产者只能被迫调整卷烟配方,这就带来一个后果——产品感官质量波动性大,品质的持续性难以保证。

  为此,他们拓宽了产品配方烟叶等级,降低品牌对优质烟叶的依赖度。以“黄山”(新制皖烟)为例,过去该规格配方中包含16个等级的烟叶;如今,该规格配方包含80多个等级的烟叶。

  依托精准的混合、宽配方设计,合肥卷烟厂使得大单元投料模式有了实现的基础。但也有不少人对这项技术的应用心存疑虑:即使20000公斤投料能够保证卷烟品质,但实际生产中会有很多限制。就拿储叶柜来说,目前行业的通用设计是7000公斤的标准,不能满足20000公斤投料的生产。

  对此,合肥卷烟厂这个品质效益兼顾的“厨师”,又在实际生产中,推出了虚拟制造单元技术。

  该技术在超大单元投料模式中的应用集中在两个方面:

  其一,针对储叶柜等设备的具体情况,将一个大单元的批次产品进行虚拟划分,分为若干个小单元,每个小单元根据其加工特性进行精细化的加工。这种化整为零的加工方式,提高了流水线的作业效率。

  其二,针对生产设备多机并行的布局方式,在叶丝干燥段构建了两个虚拟制造单元,实现了产品在并行加工线路上的同质化,从而充分利用现有的制造资源,提高加工过程的生产效能。

  制丝车间带班长潘卫对这项技术的应用效果最有体会:“整个生产流程紧密相连、一环扣一环,将20000公斤投料分成若干小单元,减少了下一环节的等待时间,使得生产更流畅。等待时间的缩短,也使得能源损耗大大降低,整条生产线实现了良性运转。”

  虚拟制造单元技术优化了炒菜——传菜环节,使效率提升明显,物料损耗大大降低。该技术的应用为超大单元投料模式的应用提供了保障。

  超大单元投料模式的研究与应用看似只是对批次生产量进行调整,本质上却是对工艺加工理念的创新与变革,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制丝生产线来说,效益提升显著。自2014年年初该模式应用以来,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

  ——超大单元生产(20000公斤/批)相比10000公斤/批的配方生产,每年节约成本1251.1万元。

  ——每批次生产加工过程中,可减少过程物料损耗60公斤,节约香料损耗1.5公斤,每年可节约费用331.2万元。

  ——减少因换批等待所造成的时间浪费,提升制丝线生产效率,每批次可节约加工时间70分钟,按照合肥卷烟厂计划产量,每月可减少3.8个工作日。

  ——制丝线生产效率提高,每年可节约能源成本229.9万元。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