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在线视点 > 管理 > 正文

干部管理考核要突出“作为”和“担当”

对卷烟工厂中层干部管理考核工作的思考
2016年02月16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马长空
A+ A

  烟草在线专稿  长期以来,国企面临的问题就是体制不活、动力不足、效率不高,而根本原因就是内部人员流动性差,岗位轮换难实施,干部能上不能下。由于国企内部不能实行末位淘汰制,因此对于所有员工,绩效考核业绩再差也不过是薪酬上的惩扣,力度和差距也不会过大,对中层干部同样如此。如果干部工作的好坏不能通过绩效考核得到体现,与个人晋升不能直接挂钩,当然会导致部分干部不把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而去做一些务虚的事,这是考核导向的问题。

  一、现阶段对中层干部的管理和考核仍不到位

  以作者本人所在的卷烟工厂为例,早在2004年便开始实施全员竞聘上岗(包括全体中层干部)的改革,同时推行绩效管理。应该说在岗位轮换、薪酬分配重设的基础上进行绩效管理和考核,时机是最合适的。2005年工厂绩效管理方案制订下发,其中完整地设计了工厂对部门、部门对员工、工厂对中层干部三级考核办法。制度和指标已经到位,工厂对部门“一部一策”的绩效考核以及各部门对员工的岗位绩效考核也已开展,但工厂对中层干部的考核在指标体系到位的情况下却无法推行。究其原因,一是考核“优秀”的能不能上,末位的能不能下?二是谁来对全厂中层干部进行考评和打分?这两个问题无解。导致的结果就是工厂绩效管理工作推进十年有余,对部门、员工的考核月月、年年进行,但对中层干部的绩效考核一直缺位。这也成为员工不满的一个问题。

  近几年集团也在党委工作部领导下,开展了对中层干部的考评工作。这项考评更多的是定性评价,除了占一定比例的部门绩效考核结果,还包括上下级评价、中层互评。缺乏指标依据的定性打分并不科学,简单的一个“优秀”、“合格”选项完全不能反映干部个人的工作状态和业绩。在互评过程中打分人的评判标准、个人好恶、道德水平都存在差异,五花八门的各级定性评价结论缺乏事实依据。每年按比例考评出的“优秀”实际上在干部晋升时无法体现,而其余干部全体“合格”的结果更是无实际意义,所以现有中层考评模式的运用更多地流于形式。

  二、对工厂内部中层干部的考核很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由于缺乏实质性的考核和奖惩,中层干部个人工作的好坏难以评价,都是挂靠部门的绩效结果。部门的工作讲的是分工协作,每个岗位各司其职都有侧重,员工完成的部门绩效比例至少都在六成以上。领导的职责更多是计划、组织和监督管理,同时也要做具体的工作。但有的部门,由于拥有能力突出的员工,部门负责人已经养成了把工作全部下发的习惯,“培养”出了“科长助理”甚至“副科长助理”,而自己只“动口不动手”,充当上级领导安排工作的“传令兵”。这样的部门领导做了什么事,个人业绩如何考核?

  也有的中层干部,出于对本部门工作的责任心,凡事亲历亲为,计划、方案、总结都亲自操刀,每年工作主动创新求提升,但做出来的成绩就算有领导赏识有员工敬佩,也得不到一个公正的评价和绩效的奖励,年终考评结果和那些连个总结都不写、每年活动方案只会在上年底稿上修改一下名称日期的干部一个样,这让做实事的干部怎样想?企业推进绩效管理和干部考核的目的是激发内生动力,如果不对干部个人的绩效作出合理评价,不对做事与不做事的干部作出区分,那么不仅不能起到激励作用,相反会让积极做事的干部都难以维系激情了。正因为发现了这类情况的存在,所以夏总裁才多次谈到“内生动力”和“激励”,才力推集团中层干部的管理考核和承诺制工作。

  三、对中层干部的考核要突出“作为”和“担当”

  那么对干部的管理和考核要突出什么?笔者认为“作为”和“担当”是核心和关键。“敢于担当”是习总书记向全党干部提出的“怎样做好干部”五条标准之一。而对于企业的干部来说,在前面还要加上“有所作为”。因为企业要创利,要参与市场竞争,要做实事出绩效。烟草企业虽然享有专卖之便,但今天也要本着“精益管理”的理念,通过成本控制、质量提升来开展行业内部的竞争,来提高各个工厂的基础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国家局考核的指标,通过省中烟、集团,要层层分解落实到工厂、部门和员工身上。每个具体指标的提升改善,都有生产制造和职能部门负责,这些工作做起来全都是实事,不是嘴上响应号召就能实现的,是要靠行动来推进、靠“对标”来比拼的。

  工厂在行业竞争中要出成绩,就需要各部门共努力,中层干部齐奋发。想要行动迅速,就得加强中层干部的管理和考核,解决好讲责任和重执行的问题。要把工作任务分解量化到具体指标上,一项项去落实,最终出绩效,这就需要“作为”。同时为了各项工作水平的提升,要求中层干部要积极动脑子想办法,主动做事多做事,勇于创新和尝试,不惧怕失误,这就需要“担当”。管理和考核机制设计,就是要保证这样的干部在做了事后,能得到好结果。如果考核工作做不到这点,很多干部就会走向“作为”和“担当”的反面:“应付”和“逃避”。

  四、对中层干部什么样的考核方式最有效

  对干部的考核要体现“作为”和“担当”,方法就要科学合理,内容就要切合工作实际,并能结合《干部履职承诺书》。更为重要的是,整个考核工作,特别是具体操作上,要真正体现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的作风和态度,这样的管理和考核才有效。在这里提出两种中层干部的考核模式,各有侧重,也能结合使用。

  模式一:分类考核法

  基本系数依据:在保持现有中层正、副职绩效系数的基础上,分别向上调整四个制造部门和向下调整部分职能部门各0.1个系数,作为部门承担职责大小的区分。评价的内容:结合《干部履职承诺书》。由于评价主要依据干部个人工作业绩,因此在承诺书中指标的设置要进一步优化,更结合本人负责的具体工作,兼顾责任心、执行力等共性指标。评价奖惩系数的运用:该系数即绩效评价系数,按照每名中层管理人员当期工作完成情况,评价归档,再与本人基本系数相乘,便能得出该名人员绩效奖励额。作用:这种考核方式一方面能及时就某项工作的突出表现奖励了责任人,另一方面又明确了每名中层管理人员的职责和贡献,利于每个人在自己承担的工作职责范围内充分发挥能力和积极性,而不是依赖于部门其他人的工作来分享部门绩效。

  模式二:全方位考核法

  评价依据:该考核表仅为框架性表式,其中每一项指标(如“任务绩效”、“素质能力”等)均有相应的考核内容和标准,需分指标细化设置。最终中层管理人员的评价结果也要分为四级(如“杰出”、“良好”、“尚可”、“不足”)。而在“个人绩效”当中集团《干部履职承诺书》也应用了进去。考核得分运用:季度得分=部门绩效Χ30%+个人绩效Χ60%+工作态度Χ10%。年度得分=部门绩效Χ20%+个人绩效Χ60%+工作态度Χ10%+工作能力Χ10%作用:对中层管理人员真正意义上的评价,不是简单的与部门绩效挂钩,而是需要对其个人绩效、能力、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是一个体系。这种考核模式就兼顾到了个人完成的绩效和各级领导、员工的评价,但对参与考核者能力素质要求更高。

  五、对干部的管理考核要有权威作保障

  对干部的考核方法很多,包括上述两种模式的选择或融合,都能发挥作用,但前提就是考核工作要有权威部门来做,要有不怕得罪人的考核者来做,否则再多的方案和指标都是“空中楼阁”,再多的制度都是“纸上谈兵”。

  为什么在国企实施对干部的管理考核如此之难,而象华为这样的民企却走在了前头?真正的差别是在考核的落地上。考核干部必须把不同岗位、不同性质、不同工作和贡献的人放到相同的评价系统来进行价值区分,很多工作就不能单纯靠量,而是要靠质来比较,这就必须依靠有权威、有能力的领导和部门来执行。要想激发员工内生动力,让广大干部多做事、多创新,多作为,在集团和工厂层面就必须建立起科学的考核机制,树立起“敢于担当”的考核者,干部的管理考核工作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展起来。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