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河池日报》报道 发展烤烟,是村民发家致富“短、平、快”的项目,能为当地老百姓谋取更大福祉。近日,网友“媒体人”在河池网“河池论坛”发帖:河池烟叶种植第一大村在哪?众多网友随后纷纷跟帖,提出参考意见。有网友建议到南丹县芒场镇考察,那里是种烟名镇。
连日来,记者带着广大网友提出“河池烟叶种植第一大村在哪?”的问题,向河池市烟草公司以及各县(市、区)打听烟叶种植情况。据了解,南丹、罗城、天峨等县是我市传统烟叶种植大县。其中,南丹县芒场镇的蛮降村,今年烟叶连片种植3360亩,是河池名副其实的烟叶种植第一大村。而月里镇上稿村以烟叶连片种植1350亩,排名第二。
蛮降村位于南丹县芒场镇驻地东北部约35公里处,东邻贵州省荔波县小七孔镇,南靠波鸾村,西部和北部与贵州省独山县新麻尾镇接壤,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由于地缘和历史等多种原因,当地群众一直沿袭着传统的农耕生活,经济水平较为落后。2007年,全村烤烟种植60亩,人均年纯收入不足600元。
据了解,蛮降村有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00人。2011年前,该村大部分群众在烟叶种植上还是持着“观望”态度,家庭收入完全靠外出务工,村子里90%的年轻人往“南飞”。
是什么力量使蛮降一跃成为全市“烟叶种植第一大村”?
记者在该村走访得知,这股力量来自上级党委、政府的“阳光政策”,来自该镇党委、政府提出的“产业壮镇”发展目标。在“一张叶”上做足文章,使“金色”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为了提高群众烤烟种植的积极性,该镇党委、政府在落实优惠政策、强化科技培训、注册成立烤烟合作社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对烤烟种植户优先协调解决生产期间所需的贷款、优先享受乡镇农机具购置补贴、优先协调开展土地流转等政策,全力支持烤烟种植生产。
今年,芒场镇早规划、早宣传、早发动,积极配合包片的芒场烟叶站技术人员,组织村干、队干进屯入户提前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在宣传发动过程中,蛮降村还承诺将危房改造、人畜饮水、一事一议财政补贴等惠民政策优先安排给种烟屯和烟农。通过广泛宣传,很多劳动力放弃外出务工,纷纷加入到种烟队伍中来。
在烟叶生产期间,蛮降村积极配合烟叶技术员做好育苗、移栽、施肥、除草、中耕、打顶抹芽、科学烘烤和分级扎把各个环节的技术宣传,让烟农增添了发展烤烟的信心,坚定了发展烤烟的决心。
同时,该镇推行烟叶种植合作社运作。建立起现代烟草农业“烟草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规模经营。开展烟叶生产互助合作,既降低烟叶种植风险,又提高烟叶质量和种植效益,从而推动烟农收入的持续增长。
南丹县烟叶生产管理局办公室透露,蛮降村烟农及烟叶种植,每年呈上升趋势。从2011年的380亩增加到2012年的1003亩;2013年,全村139户村民种烟3085亩,销售烟叶8445.085担,实现总产值949.23万元。仅烤烟一项,去年该村户均收入2.2万元。
“金叶”铺就致富路,2007年与2013年的全村人均年纯收入形成鲜明对比。该村村委会副主任覃国丹发出感叹,改变传统的农耕生活发展烟叶种植,实实在在地增加了群众的经济收入。短短的几年时间,该村人均年纯收入从不足600元一跃到了2300元。
“种植烤烟每亩可收入3000元,水稻种植每亩约1000元。”覃国丹算着经济账。她称,近年来,村子里农户尝到了“甜头”,全村80%以上农户种植烟叶,最少15亩,最多则达60亩。今年,全村“80后”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参与种烟就达80多人,全村烟叶种植面积3360亩,占全镇种植烤烟面积7878亩的43%左右,一跃成为全市村屯烟叶种植“第一大村”。
如今,蛮降村的一片片烟田长势正旺,一座座烟楼拔地而起,一个个烟农喜笑颜开。100%的种烟户建起了“小洋楼”,家家户户用上了“三轮车”。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