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贵州日报》报道
核心提示
烤烟是贵州省凤冈县的一项大产业。
这是一个涉及3000多农户户均收入近7万元的经济作物。
这是一个时间短、见效快、受益广,符合贵州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为了抓好优质烟叶的生产,近年来,黔北山区农业县凤冈县的数百名党员干部,从县委书记、县长及县四大班子的其他领导干部到乡镇、村干部,从县烟办、烟草公司等相关部门的党员干部到技术人员,他们风里来,雨里去,从田间地头到农家小院,干部们说干了嘴,跑酸了腿,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了生产中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和困难,他们还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努力整合所有的社会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齐心协力,用真情和真心帮助山区群众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增收“硬仗”。
“凤冈县抓住了优质烤烟生产发展,就抓住了农业经济建设的重点之一,就抓住了农村扶贫工作的关键。”凤冈县委书记覃儒方说,在当前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凤冈县各级党员干部更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清醒看到当前烤烟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坚定信心,认真梳理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思路,对困难进行认真分析,并寻求解决困难的最佳途径,群策群力,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聪明才智,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千方百计、保质保量完成今年优质烟叶各项目标任务,让群众最终得实惠。
春耕时节,遍地是农耕机“吧嗒!吧嗒!吧嗒!”的耕作声和锄头亲吻土地的“唰、唰”声。远处,近处,满眼土地的颜色,烟农们忙碌的身影点缀其间,欢声笑语彼此回荡。
“今年的烤烟增加了两个优化!”
“晓得。优化烟地、优化烟农!”
“提前完成‘五个100%’目标”
“现在的烤烟生产是越来越好种了,烤的是‘懒汉烟’(散叶烘烤),劳力不够的还不用自己分级扎把,去年那么严重的干旱,都没亏本!”提起种植烤烟,凤冈县进化镇熊坪村烟地里的烟农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
布局谋篇 凸显产业大手笔
细节聚焦:2014年春节前夕,凤冈县城乡上下传达着本年度烤烟生产要实现四个转移,两个优化的讯息。即高山向平坝转移;坡地向好田好土转移;普遍落实向适宜烟区转移;优化烟地;优化烟农;种植规划在10亩以下的零星散户向种植规模30亩至50亩的专业户、50亩至100亩的大户和10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转移。
凤冈县自种植烤烟以来,历经一年又一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烤烟产业呈现出“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可喜局面,2008年,全县收购烟叶14.7万担,首次突破亿元大关;2013年,市下达凤冈县烟叶生产计划15万担,实际生产收购烟叶17.03万担,总产值首次突破两亿元大关,达2.18亿元,比2012年产量增加0.72万担,产值增加0.43亿元,税收增加940万元;烟农总收入达2.42亿元,烟农年户均收入达6.8万元;年终综合考评在全省、全市均获第一。
然而,今年遵义市下达凤冈县的生产面积6.3万亩,生产收购烟叶14.3万担,上等烟率80%。
怎样在面积减少、产量减少的基础上实现产量、产值、税收和烟农四个增加?抓质量就抓住了烤烟生产的“牛鼻子”,也就解决了“两减四增”问题。
质如何提?凤冈县领导班子集思广益,紧紧围绕如何加快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多方考察、论证,认为凤冈县发展烤烟具有土地资源广、劳力丰富、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等优势,引导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按照控制总量,提升质量,增加效益,围绕“四个转移”、“两个优化”的发展思路,采取土地自愿、合理流转,以规划落实相对集中连片的基地种植为主,辐射带动产业全面发展等方式,抓好种烟规划布局。
任务目标明晰,干部马上进村入户,宣传今年烤烟生产的新形势、新目标、新种法,转变了烟农思想,高规格落实种烟户3046户,生产面积6.3万亩,相对集中连片基地129个,基地面积占总面积的50%以上,户均种植面积22.03亩,提前完成市里下达的任务。
规划田烟48000亩,占种烟面积的76%,比2012年上升了16个百分点;集中连片基地面积达55%,比2013年上升了5个百分点,规模化效益呈上升趋势。
超前完成“五个100%”目标:100%的完成烟地卫生清理;烟地100%翻犁抗冬;100%的按照标准完成田烟开沟排水,100%的有机肥堆制发酵满足供应量;100%的按照以株定亩的要求将面积落实户、到丘块,100%的完成烟地丘块编号,插牌告界登记核准面积。
最难能可贵的是,因为前期生产基础抓在全市前列,加上2013年目标考核居省市第一,2月25日,全省烤烟生产备栽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凤冈隆重召开。
如果目前的烤烟生产形势让人振奋,那么去年的生产更让人回味。
零距离培训 提高烟农生产力
细节聚焦:2013年,从规划面积到烟叶收购,分阶段召开现场会,对行政、部门的一线干部和职工进行零距离现场培训,亲自操作,掌握标准和操作规程,再由其到责任区培训,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烟农搞好生产。
去年,凤冈县紧紧围绕“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总体目标,大力开展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加强资源整合力度,稳步推进“基地单元+烟农合作社+土地整理+全程机械化”的“四位一体”减工降本新模式,坚持以现代烟草农业为统领,以基地单元建设为单位,以合作社建设为平台,推动烟叶产区土地流转,全面开展基本烟田土地整理,努力实现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提高烟叶生产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服务水平,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稳步推进全程机械化试点工作中,县烟草部门为进化项目区全程机械化试点投入资金950多万元,累计添置专业化基耕机、植保机,育苗机等各类机械1984台(套)。目前,全县已经实现了100%的商品化育苗、专业值保30%,专业机耕50%、专业烘烤60%、专业分级100%,烟农的减工效果显著,烟农们种烟更省心了,烟叶质量也提高了。
层层开展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生产水平和烟叶质量。整个生产过程分整地起垄,打窝施肥、大田移栽、田间管理、科学采烤、烟叶初分预检等环节,分别开展技术培训,采取县级培训干部、职工,乡镇、站培训责任人和烟农代表、大户,再由责任人培训指导烟农,烟农代表示范带动的方式,将适用技术传授给烟农,应用于生产实践,使烟农生产劲头足,烟叶生产标准化程度相继提高。
加强烟叶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烟区生产生活条件。到2013年已建成烟区公路150公里,2013年规划上报已审批120公里;烟水工程点已建成110个点,已动工大型水源性工程1个(响滩子水库),投资1.4亿元;完成土地整治1500亩,规划上报审批16000亩;建成投用密集型大密烤房4900间;标准化收购点(线)已建成5个,规划上报审批等待建2个。自2006年以来,烟叶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达6亿元以上。
2012年全省2个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点,凤冈就争取落实了1个,计划投资30亿元以上(其中烟草部门投入20亿元,整合其它项目资金1亿元以上)。2013年规划全面结束,并全面启动建设。规划3年建成,5年出成效。
走专业合作化道路是烟叶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烟农实现“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目标的必须选择。截至2013年末,凤冈县已注册成立烟农合作社3家,覆盖全县14个乡镇,共有成员近2497名,占全县烟农总数的70%。第一单元专业合作社,以进化、琊川、天桥、何坝四乡镇基地单元为依托组建的烟农专业合作组织,目前拥有社员1179名,烟叶种植面积30430亩,种烟农户1461户,拥有5支专业化服务队伍,在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作业过程基本实现全程专业化服务后,生产成本由每亩2100元下降到1680元,每亩直接给烟农节约420元。烟农们烘烤烟叶更省心了,烟叶的质量也提高了。
移动喷灌 为田地烤烟解渴
细节聚焦:2013年从6月9日到8月底,凤冈连续2个多月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导致全县烤烟不同程度受灾。受灾面积达6.8万亩,产量损失300万斤以上,直接经济损失3600万元以上(按均价1200元/担计)。
面对严峻的旱情形势,县委、县政府及时贯彻落实全市抗旱救灾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县委书记覃儒方、县长廖其刚亲临现场调研灾情,明确提出抗旱是当前主要工作;县烟办和县烟草部门及时采取强硬措施,启动抗旱救灾机制,发动全县烟草部门技术干部主动配合当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身先士卒、抗旱一线,带头找水源、找物资、找资金、抓宣传和矛盾调解,及时安抚受灾烟农。截至下雨缓解旱情,仅烟草部门投入的抗旱资金就达31万多元,全县总投入100多万元。
2013年7月31日,省烟草公司陈卫东经理、遵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兴万、市烟草公司丁伟经理在凤冈县检查指导抗旱救灾暨烤烟生产工作时,对凤冈县的烤烟生产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明确,凤冈要按照“一县一策”的原则,在抓好抗旱救灾的同时,继续抓好烟叶收购工作,希望凤冈在我省烤烟受灾严重、产量下滑的形势下,为全省、全市的烟叶生产作出贡献。
面对持续干旱天气对烤烟生产的严重影响,凤冈县烟草部门的技术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创新,及时研制出一种移动式微型喷灌器。目前,该设备已成功应用于全县烟叶生产的抗旱救灾工作中,充分发挥了降本又增效的作用。
该机喷头可360度持续自动旋转喷灌,覆盖10米至15米直径范围,喷灌质量高,均匀度和强度均可满足农作物的要求。每台有10个喷水头,每个喷水头能喷0.1亩。一台机子配3个人,如果一直不停地使用10个小时,可抗旱200亩。
这种喷灌器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