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烟草湿润育苗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是我国在漂浮育苗之后烟草育苗技术的又一次飞跃,育苗管理模式也由分散型向规模型、商品化逐步转变,对提升烟叶生产技术和整体质量水平、减轻烟农劳动强度有显著作用。近几年,商品化育苗新模式的运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管理中仍存在问题、管理模式上仍有漏洞。为进一步提高商品化育苗管理水平,培育烤烟壮苗,充分体现烤烟商品化育苗管理模式对提升烤烟生产整体水平的重要作用,本文对商品化育苗管理模式作初步探讨。
一、烤烟商品化育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商品化育苗工作认识不足部分地区在商品化育苗工作中责任不明确,优惠政策宣传不到位,技术措施难以彻底落实,烟农积极性不高,商品化育苗难以做到精细管理。
2、商品化育苗经营主体综合实力较弱现阶段我们选择的育苗经营主体一般有这几种类型:一是在村里有威信,但育苗管理技术经验差;二是有育苗管理技术经验,但经济实力弱;三是有技术、有经济实力,但威信低,聘请管理人员难或工价较高。
3、苗棚建造粗泛,存在建棚不规范,棚架材料不牢固,拱架入土深度不够,两端未插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池拱架高度不一致,拱膜拉不紧、绷不直、压不实,易被风掀起。同时在苗池的建造方面也存在着苗池不平整、长宽不符合规格等问题。
4、苗期管理不规范
(1)虽然运用商品化育苗的方式,但存在烟农自行管理的现象。导致育苗管理不统一、不及时,苗棚内多户管理造成发病率增加、长势不均的现象。
(2)管理员技术不到位,造成温湿管理不善,施肥不及时、不均匀,剪叶不及时或过量,以及练苗推迟或过度等现象。
二、烤烟商品化漂浮育苗管理策略
(一)商品化育苗的意义
商品化育苗就是集中育苗、统一管理、固定主体经营、以苗养苗的商品化湿润育苗管理模式,主要目的在于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烟叶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从源头上解决好烟农户均种烟面积小、浪费劳力和不便于技术指导,难于培育出均匀一致的壮苗,以及不便于优良品种的推广和总量控制等难题,对烤烟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达到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移栽,保证烟株生长的均衡性,减轻烟农劳动强度,使烟叶生产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方向发展。
(二)运作模式
商品化育苗按照“村组经营,行业扶持、专业管理,定量供应、以苗养苗,多方受益”的原则,烟草站根据当年规划种植情况,结合各村实际,科学选择布点,利用公用地或长期租用烟农场地,以村组为经营主体,烟草站为技术服务主体,烟草公司适当补助,烟农负责所有育苗物资并交纳一定育苗管理费用,按照种植合同有计划地组织市场化育苗的方式运行。
1、育苗基地建设
育苗基地建设:烟草公司、乡镇、烟草站、村委会共同协商,由村委会负责场地的落实。制定育苗基地建设或修缮规划、方案以及建设协议,由烟草站和村委会协商选择适合的地点,规范化建设育苗基地。地点选取以方便管理、方便烟农取苗为准,规模要因地制宜、大小适中。
建设资金筹集:县烟草部门对育苗基地建设、育苗物资费用和育苗管理费用按照当年的生产扶持政策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不足部分由村委会筹集。
2、运作方式
经营主体:根据近年来由于经营主体的经营能力、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不足,造成种种不良现象的发生,建议推行以村委会作为商品化育苗经营主体的模式,由村委会负责本村指导性栽烟面积生产用苗的经营管理。村委会根据指导性种植面积和规定品种制定育苗计划,分片承包给育苗管理员,并明确相关职责,签订相关责任合同。
技术支撑:烟草站负责所辖范围内湿润育苗各生产环节技术培训、指导及服务。要求烟草站每个村至少配备一个烟技员,对该村各个育苗基地每日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监督,确保烟苗培育技术、管理到位。同时烟草站开设技术培训班,聘请专业人员给育苗管理员进行全方面的指导,确保在整个育苗过程中的技术到位率。
经费管理:根据育苗成本费用核算,烟农提供育苗所有物资并交纳一定的管理费用,烟草部门按照当年的生产扶持政策适当补助管理资金,以此保证育苗专业户的经济收入,就是业主收入主要来源于育苗费用。达到了“以苗养苗”的目的,参与育苗的各方利益都得到保障。基地建设资金。烟草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育苗基地建设一定的补助,其余不足部分由村委会负责筹集。物资管理。烟草部门对烟农的育苗物资包括烟种、基质、营养液、苗床防病农药、消毒液给予一定补助。育苗管理员工资的付给。可采用以烟草公司补助与经营主体担负的模式。日常管理工资由烟草公司根据烟苗长势及育苗技术到位率给与管理员一定补助。育苗结束后,经营主体根据,供移栽的壮苗数量,发给育苗管理员育苗工资。其他费用管理。经营主体收取烟农的管理费用作为其他经费来源,主要用于支付育苗所用管理费用、水电费及其它相关费用。
物资供应:烟农负责承担育苗所用烟种、垫膜、盖膜、基质、育苗盘、竹片、遮荫网、压盖膜物等育苗物资,育苗结束后将非消耗性物资返还烟农。
管理机制:建立经济考核责任制,实行合同管理制。建立烟草公司对烟草站的经济考核体系,烟草站对经营主体(村委会)管理到位率的考核体系,烟草站对育苗管理员技术到位率的考核体系,经营主体(村委会)对育苗管理员的育苗成果的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烟草公司的补助经费挂钩。同时,村委会与育苗管理员签订管理合同,保证移栽时为烟农提供无病优质壮苗。
烟技员配给:烟技员由烟草公司根据各基地实际情况统一配给,各经营主体不用负责烟技员的薪酬。烟技员从育苗准备工作开始其指导监督工作。
3、技术要求
采用流水线的作业方式,严格技术标准,严格程序操作,确保规范化操作。从育苗场地的选择、育苗池的制作、育苗设施的设置到播种、苗期管理等各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和作业标准。
育苗场地要求:背风向阳、无污染、水源方便、排水顺畅、交通便利、容易平整。禁止在房前屋后育苗。育苗场地必须设立围栏,避免闲杂人员及畜禽进入。(3)苗地附属设施:设立统一的足底消毒池、洗手池和苗盘消毒池。搭建专门的工作台,划分为基质水分平衡区、装盘区、播种区、补种区。购置必要的辅助机械,包括消毒用具、播种器、剪叶机等,解决手工操作不规范和速度慢的问题。
操作流程:整个育苗过程设置了专门的流程,做到规范化操作,流水线作业。
苗棚标识:以县为单位统一设置标志标识牌和标识内容。标识牌内容包括:育苗池数、育苗品种、可供面积、工作职责、技术负责人等。
加大科技投入
把服务“三农”作为科技投入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把解决农民缺技术、缺信息、缺资金作为工作的重点。运用先进机械设备,实现育苗过程半机械化操作。提高育苗工作效率,减少操作中出现的人为的不规范操作,减轻工作强度。根据三明地区地形地貌,现投入使用的现代农业机械设备数量和品种都不足够的情况,可探讨试行育苗机械专业化有偿服务,包括租赁、合购、补贴等形式,加大先进机械设备在育苗管理工作上的使用率,推动育苗工作向规范化,机耕一体化方向发展。
5、明确相关职责
村委会职责:负责做好建设土地的征用、与育苗管理员签订合同;村委会必须与烟农达成买卖烟苗协议等相关工作,确保按时提供给烟农规定品种的无病壮苗,确保育苗费用能够及时到位。严格按照烟农种植合同面积预约育苗数量并定量供应给烟农烟苗。
烟草站职责:负责做好苗床地选择建议、育苗各环节的技术指导、培训、政策措施的落实工作;考核育苗技术到位率,各育苗环节由烟草站、烟技员考核认可后签字。
烟技员职责:分区负责,集中指导,责任到人。实行“片区管理”,烟技员负责到每个片区,负责统一技术培训和监督考核,责任到人,执行各项技术措施,完成各项任务。烟技员对育苗专业户实行“全日制”管理,集中培训、集中管理。
育苗管理员职责:负责育苗的规范化操作、流水化作业、精细化管理,确保适时培育足够数量的壮苗;移栽时必须为烟农提供无病足额壮苗。否则将根据合同和业主要求提出相关赔偿。育苗专业户在苗床平整、育苗棚建造,装盘、播种、消毒、剪叶、练苗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规范操作,所有环节全部实行流水作业,规范操作,提高烟苗的整体素质。开通“可视”窗口,让烟农了解专业户育苗的情况,对专业户所育烟苗放心。
烟农职责:烟农承担育苗物资。根据合同数量,烟农每个育苗池提供烟种、垫膜、盖膜、基质、育苗盘、竹片、压盖膜物等育苗物资由烟农及时交付给育苗管理员使用并造册登记,育苗结束后该物资返还烟农。在育苗结束后,烟农交付经营主体购买烟苗的费用并根据各村实际情况交纳一定的管理费。
(三)考核机制
目标考核主要是对实行商品化育苗的基层乡(镇)、行政村,给予育苗池建设规划上的倾斜,同时加大对基层组织的经济奖励。
1、奖励机制
建立对在实行商品化育苗组织管理中做出成绩的各级各部门的奖励机制,提高各级各部门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对各级技术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实行重奖,营造鼓励创新、重视科技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各级技术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考核体系
(1)在育苗过程中,由烟草站和烟技员共同考核育苗管理人员的技术到位率,分育苗播种(20%)、中期管理(30%)和供苗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