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湖南烟草》报道 烤烟产业是湖南永州农业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如何引导和扶持烟农适度规模种植,优化种植主体分布格局,以适应现代烟草农业不断转型升级的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永州烟叶种植主体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永州烤烟产业的发展历程概况:
永州烤烟产业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引进示范、70年代推广种植、80年代快速发展、90年代跌宕起伏、本世纪初布局调整和近年来做强做优的50年不平凡历程。期间,由于烟叶生产基础设施滞后、生产组织无计划、市场供需管理不规范、粮烟比较效益不合理等,烟叶生产规模时起时落。从1988年至1998年就经历了三次大起大落,盛年生产规模达115万担,衰年则不足20万担小工999年后,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采取以销定产、严格按计划组织生产并适时调整烟叶价格和扶持政策,注重提高烟叶质量,推行规范、改革、创新政策。全市烤烟生产规模、烟叶质量一年一个台阶,2001年收购烟叶21.65万担,2005年翻番至53.4万担,2009年突破60万担,2012年跨越70万担,2013年市委市政府将全市生产目标定在了85万担。
永州烟叶种植主体的发展趋势:
种植主体陆续递减。2000年前种植主体最多时达5万户以上,但总体数量时增时减。2000年后,随着全市烤烟生产管理不断规范,在户均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种植主体数量每年以0.1-0.3万户的幅度逐年减少。2002年全市有种植主体4.17万户;到2006年仅3.5l万户,递减15.8%:2007年则仅2.7122万户;2011、2012年降至1.3957万户、1.345l万户。
种植规模不断提高。随着全市烤烟生产规模的恢复性发展。户均种植规模不断提高。2000年前,户均种植面积不足3亩,2004年达到5.01亩。伺候每年以近1亩的幅度递增,2009年达8.23亩,2011年达15.66亩,2012年达19.0l亩,实现跳跃式发展。规模种植户数量不断增加。就种植50亩以上的种植主体而言,2003年前为0,2004年达到33户,其中100亩以上5户。到2011年,全市50-100亩种植主体达608户,100-150亩种植主体达150户,150亩以上种植主体达60户,2012年则分别增加到843户、283户和113户。
种植主体称谓逐步规范。20世纪90年代前,户均种植规模较小,农民种与不种随意性很大,种烟的农民被泛称为烟农。1999年起全市统一印制并与烟农签订烟叶种植收购合同书,规范烟叶经营管理,烟农称谓也随之更换为烟叶合同种植户。随着户均种植规模的增大,2005年前常将种植面积在10亩以上的烟农称为种烟大户,后又将大户的种植面积定在20亩以上。此后,逐渐出现了种植专业户、家庭农场、烟叶生产合作社等称谓,但习惯上仍将他们统称为种烟大户。2012年1月,根据烟叶基地单元工作规范以及国家局、省局的政策要求,市公司对烟叶主体称谓进行了规范统一,明确将其中种植面积小于10亩的称为传统种植户;种植面积10-50亩的称为种植专业户;种植面积大于50亩的称为家庭农场;种植面积大,一人或数人主导,其他人员分片管理,基本统一经营的则称为烟叶生产合作社。
规模种植支撑作用凸显。近年来种植主体的烟叶生产规模不断加大。各产烟县在稳定本地规模种植户的前提下,积极引进外地规模种植主体,扩面积、增总产。据统计,2012年全市50亩以上规模种植户就有1230户,约定合同种植面积10.98万亩,占总面积的42.92%,而其中引进外地规模种植主体430户,种植面积4.25万亩,占总面积的16.62%。
永州烟叶种植主体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存在问题
导致烟叶种植主体总量不断递减的主要因素:
烤烟种植比较效益不明显。近年来的烟叶收购价格、生产投入补贴金额逐年提高,但肥料、劳动力等生产成本大幅上涨,种烟与其它经济作物的比较效益不明显,不少烟农改种其他作物或外出务工。
青壮年劳动力转移较多。随着外出和就近务工机会增多,不少青壮年放弃在家种烟,45岁以下青壮年种植主体减幅明显。据统计,2007年全市2.7l万户烟农中,35岁以下占比9.4%,35-45岁占比39.0%,45-65岁占比51.6%,65岁以上占比0.9%;今年全市1.345万户种植主体中,35岁以下的占比0.6%,35-45岁的占比30%,45-65岁的占比67%,65-70岁的占比2.4%。
烟叶生产布局不断调整。现代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和完善,为集约生产提供了条件,种烟专业户、家庭农场不断涌现。在土地成片集中流转的前提下,一些传统种植户自我调整,或受聘于大规模种植主体而成为类似农业产业工人,种植主体总量进一步缩减。
烟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
规模种植效益的拉动。在亩均收益不可观的情况下,只有形成一定规模种植,才能获得较为可观的效益。近年来烟草不断加强规模种植主体的个性化服务。地方政府也采取系列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这从另一个角度弥补了规模种植主体的整体效益。
专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随着满足市场需求的服务不断完善,育苗供苗的集约化专业化,翻耕起垄的机械化,密集型烤房及烘烤工场的普及,植保、烘烤、分级的专业化,散叶收购的不断推行,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土地成片流转的实现。随着烟区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当地政府、村支两委和烟农专业合作社加强协调与服务,土地实现成片流转,为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基础条件。
烟区生产设施的配套。2005年以来,全市烟叶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共投入10.88亿元,完成建设项目1.94万个,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此外,全市烤烟种植风险保障机制的建立,则为扩大种植规模提供了有力保障。
当前烟叶种植主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00亩以上规模种植主体发展过快。从近三年看:2010年100亩以上种植主体只有49户、0.726万亩,分别占总量的2.43%、4.69%;2011年发展到210户、2.92万亩,分别占总量的l.5%、13.36%;2012年更是迅速提高到396户、5.54万亩,分别占总量的2.94%、21.66%。而三年来200亩以上的种植主体则依次为7户、15户、36户,最大户种植面积分别达403亩、600亩和505亩。
跨区规模种植主体分布不合理。2012年全市跨区引进种植主体430户、4.25万亩,其中50亩以上的就有348户、4.0l万亩,占全市的28.3%、36.55%。分布在7个烟叶产区县,其中宁远县161户、2.15万亩,道县93户、0.64万亩,新田县43户、0.54万亩,江永县15户、0.16万亩,东安县14户、0.19万亩,江华县12户、0.2l万亩,蓝山县10户、0.12万亩,种植面积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29.05%、22.26%、11.74%、7.27%、33.1%、4.53%、3.6%。7个产区县中,宁远、道县、东安3个县都超过了20%,这些跨区种植户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各产区县烟叶生产形势。
扶持发展规模种植主体优惠政策不规范。扶持发展规模种植主体优惠政策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扶持政策上片面求“惠”。一些乡镇片面强调扶持、引进政策的优惠,几乎把所有烟叶税收分成都让给了引进的规模种植户,有的甚至倒贴,加重了乡镇负担。二是种植面积上片面求“大”。一些引进的种植主体在不深入了解本地实际的情况下,片面追求种植面积上规模,不少种植户因受劳动力、管理水平和生产资金的影响,烤烟生产管理跟不上,收益水平不容乐观。三是生产管理上片面求“简”。因面积种得大、资金投入多、劳力难请,为了图省事、省钱,不少种植户立足于广种薄收,不按烟草公司的技术规程操作,生产技术、管理措施不到位,生产水平严重下滑,烟叶产量和质量低迷。四是种烟效益上片面求“保”。为确保这些规模种植户获得较好收益,稳定种烟积极性,一些产区部门在烟叶交售时动员各方力量对收购站点施压。
引导扶持永州烟叶种植主体合理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优化烟叶种植主体分布格局。在稳定传统种植农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50亩左右的种植专业户,择优发展100亩左右的家庭农场,慎重发展20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逐步形成以种植专业户和100亩左右家庭农场为主体、传统种植户和200亩以上家庭农场为补充的橄榄型分布格局。
重点扶持适度规模种植主体。遵循“两个支持、两个不支持”的发展思路,即:支持发展本地规模种植主体,不支持盲目引进外来规模种植主体;支持由适度种植面积逐步发展起来的规模种植主体,不支持盲目求多的规模种植主体。本地适度规模种植主体,特别是那些从小规模种植逐步增加面积而发展起来的本土烟农,不仅有深厚的本土情结和广泛的人脉渊源,而且具备较为全面的烤烟生产技术和多年的生产管理经验,具有可持续发展后劲。适度引进外地规模种植主体可形成互补,带来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但受客土、激励政策的可持续性、效益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太多,势必导致烤烟种植的起起落落。
规范扶持优惠政策。要适度发展。乡镇要立足自身实际,着眼长远发展,量力而行。要基本一致。一个县要规范统一扶持政策,避免造成乡镇之间因政策优惠的差异而形成攀比。要有连续性。扶持优惠政策要有一定前瞻性和连续性。若受短期利益驱动,导致一些主体只奔着优惠政策去种烟,一旦政策有变就不种或少种,极易造成大起大落。
提升服务质量。要优化环境,种植主体为扩大种植规模,将面临土地流转、烟田排灌、生产物资供应、劳动力等问题,我们要积极为其排忧解难。要提供技术指导,分别以县、烟草站为单位,适时组织适度规模种植主体进行烤烟生产技术和管理培训;烟草站明确专人负责技术指导,实行一对一负责制;针对规模种植主体实际,开展个性化服务,提高盈利水平。要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达到减工降本的目的。
总之,推进永州烤烟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要走“两头工场化、中间专业化”的发展路子。在形成符合永州实际的烟叶种植主体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