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烟叶平台 > 新闻快讯 > 正文

江西省“金叶工程”帮助烟农敲开致富门

2012年06月06日 来源:烟草在线据《江西日报》报道 作者:
A+ A

  烟草在线据《江西日报》报道  近年来,江西省烟草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力实施“金叶工程”,在提高烟叶种植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同时,加大烟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降低烟农生产成本,助推烟农增产增收。2011年,全省烟叶收购量87万担,创历史新高;烟农总收入7.3亿元,户均收入3.84万元,同比提高74.5%。

  在烟苗生长的关键时期,记者来到黎川、石城等烟叶主产区采访时发现,昔日因育苗忙得不可开交的烟农变得“轻闲”起来。走进潭溪乡新庄村优质烟叶育苗基地,一块块平整的苗床紧密相连,温室内配置了遮阳、通风、电气控制等系统。技术员们正在自动装盘播种机前忙碌着。烟农李忠义介绍,以前育苗都以家庭为单位,基本上要从头年冬天忙到来年二月份,持续时间长,费时又费力,而如今通过育苗合作社的大棚育苗,每亩地只需花上30多元就能买到所需的烟苗。

  科技支撑已成为江西省农民致富的法宝。现在,全省大部分烟叶产区已推广“地膜烟”生产技术,与传统的裸露种植相比,用薄膜覆盖后的烟地可保温保湿,防止肥料流失,达到增产的目的。潭溪乡烟站技术员刘明珍告诉记者,盖了地膜后,烟地基本不长杂草,起到了减工降本的作用。去年,江西省进一步完善优质烟叶生产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种植面积增加5万多亩。统计数字显示,仅此一项,去年就为江西省烟农带来1.38亿元的增收。

  在提高烟叶种植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同时,江西省着力增强专业化服务能力。各产区通过成立合作社、服务队或培育专业户等方式,积极推进专业化服务,全省组建烟农合作社49个,成立各种形式专业服务队275支,有效降低了烟农种烟的劳动强度和复杂程度。通过分层次、分渠道整合,合作社框架下的生产要素,如今已融入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组织与服务体系。按照“单元推进和试点结合”的发展思路,全省目前共安排石城、广昌、宜黄、安福等县4个基地单元和9个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建设,面积达7.65万亩,覆盖烟农5519户,有效提升烟叶生产现代化水平。

  在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过程中,江西省还通过运用现代工业装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加大生产要素投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大力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2005年以来,我省投入资金10.3亿元,改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当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仅2011年,全省共投入补贴资金3.8亿元,用于配套建设烟水、机耕路、烤房、烟草农机、育苗设施及水毁工程等项目,基本解决近18万亩基本烟田的排灌问题,新增具备机械化作业条件的基本烟田6.2万亩,具有烟叶密集化烘烤能力的烟田5.1万亩,工场化育苗设施2.2万亩。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