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东方烟草报报道 在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卷烟厂卷接包车间,三个大家伙格外引人注目:在银白色金属外壳和透明钢化玻璃皮肤的包裹下,几万个精密零部件组成的金属鼓轮如行云流水般飞速运转。
这三个大家伙就是世界最高速、广州卷烟厂最先进的卷包机组:M8-H1000超高速卷包机组。
目前,该机组的速度已经稳定在设计最高速度,即每分钟20000支、1000包,有效作业率达到80%。
这一成绩的背后,凝聚着卷接包车间职工们的努力与付出。
该机组与广州卷烟厂之前使用的机组完全不同。“这是一代脱胎换骨的设备,不只是速度大幅提升,控制方式更加先进。以前是机械化,现在是高度自动化。”车间主任郑利国说,“以前的卷烟机是一个主电机运作,通过齿轮传动一级级带动整个机器运行;新的机组每部分都有一个独立的伺服电机,根据编码器读数,在电脑的控制下同步启动运行,噪音小,速度高,非常稳定。”
新的设备对操作维修人员的电子技术水平要求很高,给职工带来了很大压力。
“要成为世界一流卷烟企业,我们必须征服新的机组。这是必经之路。”广州卷烟厂上下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为此,卷接包车间选出24位具有丰富经验的操作工、5位维修高级技师负责这三个机组的运转。从2011年5月装机开始,他们经历了半年多艰辛的调试。每天早上,操作工和维修工都会比外籍工程师提早到达,做好开机前的准备工作;外籍工程师下班后,他们又主动留下,仔细清洁和保养设备,并探讨当天出现的问题。
“趁着外籍工程师在,我们每个人都想多学一点,对设备多了解一点。”操作工陆伟洪说。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外籍工程师走后,工人们怎样使机器稳定地处于最佳运行状态?陆伟洪说:“四个字,尝试、摸索。”简简单单四个字,却饱含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付出的心血。
在职工们看来,机器就像孩子,每一部机器都有它的脾气。操作工和维修工要像父母一样,用心照顾这些“大宝贝”。M8-H1000的各位“新爸爸”一丝不苟地在细节上下功夫,努力熟悉掌握机器的操控方法。
陆伟洪向记者讲述了一个细节。他所操作的包装机的冷胶缸有5个喷嘴,由于胶水容易干,他每天都要清理喷头,一点残胶都不能留,还要对喷嘴进行保湿。一开始,无论他清洁得多干净,这些喷嘴过一段时间就会出问题,导致机器停机。
最初,陆伟洪怎么也想不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直到有一天他“灵感突现”。“是不是安装顺序出现了问题?”抓住这一点思绪,陆伟洪再次清洗喷嘴后,按照原来的位置安装回去。果然,这个位置再也没有出现过故障。
“后来我们分析认为,每个喷嘴每分钟要喷5000次胶,一天下来喷嘴内部就会有一些细微的变化。换位置之后,喷胶的方向就会因为这些细微的变化而改变,从而产生故障。”陆伟洪感叹道,“很多经验都是经历无数次教训之后得出来的。操作以前的机器更多的是体力劳动,操作这种新机组更多的是脑力劳动。”
操作工要摸透设备的脾气,电器维修工更要熟悉设备的构造。电工技师黎逊从三组超高速机组引进伊始就一直跟着调试、维修。2010年,厂里还派他到意大利专门学习。在他看来,三组超高速机组的引进给他带来更多的不是压力,而是钻研的乐趣,是激情。
“干电工19年了,以前的机器闭着眼都能修好,少了些激情。新机组进厂后,我好像发现了一块新大陆。它们是那么与众不同,有很多未知领域等待我去探索。”黎逊略有些兴奋地说道。
经过不断学习、探索、试验,黎逊和同事们提出了不少优化建议。他们完善了停机故障报警系统,一开始有些故障点不能在操作界面上显示,找起来特别麻烦。在修理故障过程中,他们把故障点一一输入报警系统,便于以后维修。此外,他们解决了电柜散热问题。新机组自动化程度很高,全部靠电机带动,电柜的负荷很高,容易过热。经过研究,他们在电柜中加装了风扇,解决了这个问题。
两年多来,维修工们在熟悉机器的同时,也开展了一定的创新,摸索出一套机器保养方法,提出“三步曲”闭环管理理念,有效缩短了保养时间。所谓“三步曲”即轮保前有沟通,维修工事先发调查表给机台,调查需要维修保养的部位,维修工提前一天去现场查看,做到心中有数;轮保时有质量,找准故障点,采用正确的方法维保;轮保后有检查,车间组织检查,同时发反馈表给机台人员,听取他们的意见。
在操作工、维修工的努力下,M8-H1000已经成为广州卷烟厂的重要一员。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