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硬件水平和生产技术的提高,行业卷烟生产制造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为中式卷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与此同时,各卷烟生产企业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将创新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各方面管理有了长足进步。今天,小编带您走进卷烟工厂生产车间,透过这些小小的窗口看卷烟工业企业生产制造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双跃升。
国产烟机应用
山东中烟济南卷烟厂深耕细作国产烟机“试验田”
走进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济南卷烟厂卷包车间,现代自动化智能设备在眼前依次排开,一条条卷烟正随着提升带、输送机不断穿梭。在这些绿色设备中有一抹“红”格外显眼,它就是挂着“党员示范岗”标识牌的28号机台国产ZJ112-ZB47高速卷包机组。
2006年11月,济南卷烟厂引进第一台国产高速机组,至今一共引进7台该机组。这些设备已成为车间生产的主力军,承担着近50%的产能,设备平均有效作业率达到90%以上,使得济南卷烟厂成为目前国内应用此设备数量最多、效果最好的卷烟工厂。
作为应用国产烟机设备较早较多的企业之一,济南卷烟厂在设备管理方面有着优良传统,积累了丰富经验,有着“国产烟机的试验田”称号。
济南卷烟厂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山东中烟供图
对于这些国产机组,卷包车间形成了“五化”维保模式,即保养立体化、轮保差异化、总成组件进站化、工艺质量保障化和维修主动化,大幅提高了设备管理水平。同时,通过建立设备故障维修台账、维修零部件更换记录和总成部件轮换检修制度等,总结设备零部件使用寿命周期和更换规律,建立总成部件更换手册,及时掌握各部件运行情况,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2019年5月,卷包车间党总支与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客户服务联建支部联合开展“党建共建搭平台、发挥合力赢未来”系列活动,实现党组织优势互补,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让“党员示范岗”的招牌更亮。联建活动开始后,济南卷烟厂把全员创新理念融入提高设备性能、产品质量的方方面面。2021年5月,济南卷烟厂与上海烟机公司签订了共建卷烟智能工厂合作框架协议,开展课题攻关研究,在构建技术装备平台、大修(技术改造)平台、零配件保障平台、信息交流平台、服务支撑平台等方面开展了深入合作。
卷包车间工人正在认真操作设备。山东中烟供图
“随着国产烟机不断升级,卷烟机生产的烟支质量好、废品率低,烟支的圆周和重量标偏变异系数小,产品质量稳定;包装机的小包包装质量稳定,能够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我们及时总结使用技术和管理经验,编写了卷烟机和包装机培训教材,现行的操作、维保标准近200余项,建立了维修案例库,大幅提高了设备管理水平。”卷包车间副主任马万强说。
(吴兴芝 许硕/文)
智慧工厂建设
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为发展注入“智慧基因”
制丝线上,“一个大脑”指挥无数条“神经”,覆盖制丝生产加工全过程,整条生产线的启动与控制只需要“一键完成”;
数控中心,一台台设备通过信息物理系统的虚实映射反映在大屏幕上,数字孪生系统帮助工作人员实时监测每台设备的运行情况;
……
这不是关于智慧工厂未来的构想,而是云南中烟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昆明卷烟厂生产制造的真实写照。
昆明卷烟厂数控中心。云南中烟供图
现在已是昆明卷烟厂制丝车间主任的杨力,刚参加工作时曾经畅想过卷烟厂的未来。那时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上下游衔接不畅、故障停机是再常见不过的事,工人劳动强度大,产品均质化生产面临很多困难。
近年来,昆明卷烟厂按照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信息化发展要求,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以工业升级为基础,以数字化转型为主攻方向,以智能制造为建设目标,加快信息化设备升级改造、生产大集控变革和设备国产化替代。
两年时间里,昆明卷烟厂通过昆烟机房升级改造、制丝中控室、生产控制中心等项目的建设,使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得到跨越式提升;通过生产监视和安防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安全现场管控平台等项目的建设,建立起人防部署到位、物防设施完善、技防手段先进、应急处置高效的智能安全保障系统;通过建设工厂5G专网,满足了业务流量分流及计算设备部署的需求,构建了一个业务安全有保障、专网数据不出厂,多链接、低时延、高带宽的全覆盖网络,推动工业全要素、全业务、全场景的数字化转型。
昆明卷烟厂制丝车间中控室。云南中烟供图
在此基础上,昆明卷烟厂还完成了制丝车间的集控系统升级改造、“大重九”全自动化专线建设等技改活动,同步建立起新型生产管理系统、集中监控系统、制丝数据(I/O)服务系统、CPS系统等,奏响了“虚拟感知现实”“虚拟控制现实”“虚拟改造现实”的智能制造三部曲。
如今,昆明卷烟厂MES、制丝和卷包工业集控系统的国产化重构已经完成。但昆烟人深知,“智造”探索未有穷期。下一步,他们将面向“十四五”规划及2035远景目标,让更多“智慧场景”落地,为昆明卷烟厂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杜星霖 周波/文)
创新创造工作
河南中烟黄金叶制造中心创新赋能 育才聚智
“ZJ118卷烟机最近烟支剔除情况怎么样啊?”这是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卷包车间维修高级技师付保近日询问机台操作工最多的问题。
“咱车间给加装的烟支外观检测装置真好用,剔除准确还不浪费。”操作工笑着回答。
听到这样的回答,付保感到十分欣慰,这意味着车间技术团队的创新成果给职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也给企业创造了可观的效益。
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召开车间人才培养专题座谈会。何云前摄
付保知道,若不是创新意识在员工心里扎了根,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哪会这么快解决!在多年前那些“各司其职”的岁月里,机台上出现问题,大多需要设备厂家进行处理,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近年来,大家尽力把问题消灭在机台上、车间里,创新之花在卷包车间处处开放。
2019年至2021年,通过开展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卷包车间实施管理创新改善课题16项,技术革新获奖项目18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38项,修旧利废管修复备件987件(套),荣获国家级质量信得过班组3个,国优QC成果3项,全国优秀六西格玛成果3项,累计节约资金1600余万元。
究竟是什么,能够让一个车间的创新工作成绩卓著?从一间汇集了众多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工作室里,可以找到答案。
走进卷包车间司书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工作室负责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卷接专业专家组成员、河南省劳动模范司书强正带领青年职工讨论一种新的设备维保方式。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5年间两次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
创新工作室成员、高级工程师乔建军(中)带领团队成员对自主研制的电路图进行测试。白志刚摄
司书强参加工作已经35年了。在他看来,卷烟生产离不开创新。“从上世纪80年代使用的PROTOS卷烟机到现在的M5、ZJ119等新机型,设备更新换代,相应的维保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司书强说。
一直以来,河南中烟注重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通过创新工作室、劳动技能竞赛、青年创新创意大赛、师带徒等平台、举措培养技能人才,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措施激励职工创新创造。
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是卷包车间以创新工作机制育才聚智推动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的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卷包车间,已承担河南中烟三分之二以上的一、二类卷烟生产任务以及异型产品的生产试制工作,成为企业打造行业生产制造高地的“排头兵”。
(何云前/文)
现代企业管理
安徽中烟合肥卷烟厂夯基筑台提升管理软实力
“新制皖烟A料进B1B2柜,松散加水系数6.9,工艺蒸汽系数2.9,请现场人员确认。”“下发参数核对正确,松散段可以过料。”这是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卷烟厂制丝车间中控操作工与松散操作工在对讲机中常有的对话。
中控与现场“正副机长制”的双向确认存在于整个制丝生产过程,这也是制丝车间以质量为中心、狠抓过程工艺质量过程风险防控的一个具体体现。
从最初的机械化到半自动化再到全进口主机设备的自动化;从传统的人工生产组织到依托MES系统的智能排产;从粗放式的生产操作到精益化、智能化的一键启停;从脏乱差的生产环境到干净明亮的“五星级”精益现场……几十年来,伴随着制丝车间改革发展,合肥卷烟厂现代化管理手段不断丰富。
合肥卷烟厂制丝车间松散回潮水分自动检测场景。冯海东摄
近年来,随着合肥卷烟厂“质量强厂”战略目标的航标锚定、智能制造工作的深耕推进,制丝车间围绕中心工作,不断提升管理效能,2021年荣获安徽省数字化车间荣誉称号。
“精准,守纪,零容忍。”谈及产品质量和过程管控,制丝车间负责人韩拥军明确提出了这三个要求。为达到这三个要求,制丝车间近年来不断寻求管理上的精益升级,在管理上按“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善规章”要求逐项落实,在技术上实现“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将管理内容分级分层分解,把技术上升到管理层面协调运行,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制丝车间质量管控机制。
在这套质量管控机制之下,制丝车间连续三年12项关键考核指标全面提升,其中气流烘丝出口水分偏差这一指标更是达到了行业对标指标前列水平。
制度执行、指标提升,都离不开人的支撑。制丝车间持续狠抓队伍建设,创新员工培育成长机制。
学习氛围营造和资源支持是制丝车间在人才培育上的一个方面,此外,实施全员导师制,遴选出一批专业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员工作为专业导师,进行开班授课和项目攻关,极大地提升了全员的学习热情与干事动力。
合肥卷烟厂制丝车间气流烘丝生产场景。冯海东摄
制丝车间积极尝试员工自管理自赋能机制。通过革新班组管理架构,根据具体工作分设质量、创新、培训、宣传专员及轮值工段长,充分发挥不同员工的专长,将传统的推式管理向拉式管理转变。此外,灵活创建“三三制”小组、“质客团队”等液态化组织,发挥协同集智作用,特色开展“我的地盘我做主”自排查、自溯源、自改进、自提升、自成长工作,充分激发了全员活力。
创新型的人才培育机制收获了沉甸甸的果实。近两年,制丝车间向企业提报了68项“智+创意”项目,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若干;申报厂级科技项目9项,管理创新24项,QC项目34项,形成期刊论文2篇,申报专利2项,创新成果有效解决了工作中的难题。
“对管理升级提效,对技术改良更新,需要辩证地吸收新方法、好工具,不能生搬硬套。”制丝车间工艺质量负责人吴昌军说。
中流击水,越己者胜。相信合肥卷烟厂制丝车间在管理软实力上的夯基提升,定能助推各项工作上水平,挺起部门乃至企业发展的“硬脊梁”。
(谢夕阳/文)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