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频道 > 散文随笔 > 正文

“杠杠滴”是民族的耻辱

2017年03月30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王海军
A+ A

  烟草在线专稿  范伟一句方言,把“杠杠滴”这句称赞很棒意思的东北话推向了全国,且在很多综艺节目中大家都在仿效,似乎不用“杠杠滴”这三个字就不能表达赞美的深度和幽默的程度。过去一直以为这句方言源于满族语,但据精通日语者说这三个字来自于日语“がんがん(音译:甘甘滴)”发音,与日语意思也极相近,都是“当当的”、“锵锵”的意思。原来日本统治东北期间,不仅给东北人民留下了心灵上的创伤,且在语言上也渗透极深,今天想来可算是深刻的民族耻辱了。

  老母亲曾说,她小时候曾上过几天学,但学校要求必须得学日语。如若不学,老师是要非打即骂的。大抵“杠杠滴”这样的日语便是由那个时候渗透进东北方言中。诸如此类的有:“马葫芦”,来自日语“マンホール(音译:慢薅一路)”,就是下水道井盖;“街(gai)”源于日语的“街(がい音译:该)”;“瞎白话”和日语“しゃべる(音译:瞎白路)”相近;还有东北方言词中的“抠搜抠搜”,表示不大方、偷偷摸摸的意思,也可以看成是汉日语音的融合现象。日语读作こそこそ(音译:扣死扣死),语音和东北方言相同,意思与东北方言接近,表示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意思。有一种解释,是把这种打上日语词汇烙印的语言叫作“协和语”,即指伪满洲国统治时期,在汉语中引入日语词汇和使用日式语法的混合语,是日本人对东北进行奴化教育的历史产物。

  “协和语”不同于舶来语,舶来语是借词输入,属于主动拿过来的名词,如咖啡、沙发、摩登、芭蕾、香槟等,这些是不带有侵略色彩的。但“协和语”不同,它是硬塞给国人,并强行烙印在国人语言中的。虽然过去了好几十年,但色彩没变,这就需要国人知耻了。如果我们今天拿这些“协和语”大肆模仿、宣扬,岂不有“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味道。当然,不知者不怪,但在央视综艺节目中这些带有屈辱色彩的方言大讲特讲之时,研究语言方面的相关单位或专家还是应该站出来指正的。

  前些日子与一位南方人聊天,他似乎很喜欢东北方言,说了一串,既有旮旯、唧咕、秃噜、掰察、撒么之类来源于满族语的方言,也有杠杠滴、马葫芦、瞎白话、抠搜之类的来源于日语的“协和语”,听起来心里总是怪怪的。我问他这些方言都是从哪里学来的?他说是从电视上,很多节目不时都会弄出几个东北方言让嘉宾去猜意思。有的主持人一提到东北人,还会不自觉的引导嘉宾去说包括这些“协和语”的东北方言。这位南方人觉得挺有意思,无意间也就学会了,偶尔还会说几句。我与他进行了一番讲解,这个南方人知道后也觉得不是那么回事。他讲:过去不知道也就算了,知道以后他不会动不动就说“杠杠滴”这三个字了。我在想,这个南方人知道了“杠杠滴”三个字的出处,那么综艺节目中那些主持人或者嘉宾会知道吗?怎么才能让他们知道呢?知道以后他们还会当个乐子去说吗?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