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频道 > 散文随笔 > 正文

镜中非你

2016年05月09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王海军
A+ A

  烟草在线专稿  同事在公司电梯中对着四面的镜子,抹了抹略显花白的发,哀叹一声岁月催人老,并戏言:一晃儿,都老成这样,真是不想活了。我笑着对同事说:别感叹,镜中非你,看你打球时的体能,比年轻人都好。虽是一句玩笑,但细琢磨,镜中人确非现实中的自己。镜子能映射出一个人的样子,但绝非能映射出一个人的内心情感和思想动态。

  很多人都怕照镜子,尤其是上了些年岁的女性,每从镜子中见到自己有些微垂的双肩和佝偻的身影,心中的包袱就会沉重许多,双眉也不由得紧缩起来。也是难怪,曾经镜中的人如脂般的面容,如黛般的蛾眉,以及如月般的明眸,都成为过去时。而如今只剩无神的双眼,总会徒生出一些悲戚感。但没有思考的是,牵挂子女的心情镜子照不出来,操持家务的勤劳镜子照不出来,仍保留的年轻思绪镜子照不出来。

  曾无意间看到过一首小诗,作者是佚名的,但还是觉得这首诗的内容比较有趣:假如你不再相信世界还美丽/你就拿起你心爱的镜子看着镜中的你/是否他在向你张开迷人的笑肌/如果没有落下笑的雨滴/你就开心地下起小雨/难道还不相信镜中的你/落下笑的雨粒/世界将会变得很美丽/世界不再会欺骗善良的你。

  镜子不会欺骗人吗?也许,你有一根白发,镜中绝不会出现两根,这就是镜子的真实性。但记得小时候,有一种叫“哈哈镜”的东西,你是胖子它能把你照成瘦子;你是瘦子它能把你照成胖子。这种夸张般地改变你体态特征的镜子,会让你在哈哈一笑之余,也感受到了镜子的欺骗性。

  心理学中有一个术语叫“投射”,是指一个人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个性特征,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事物或者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也就是个人的人格结构对感知、组织以及解释环境的方式发生影响的过程。投射其实就像是照镜子,只不过那个镜子不是别人,而正是自己。我们在他人身上照见自己的想法,而那个想法可能已经不是别人原本的想法了,甚至也并不是完全客观的想法了。所以,我们画画、写字,与人交往,看起来是与这个世界发生关系,实际上还是我们与自己发生的关系。反过来说,从我们写的字、画的画中也能看到我们真实的,甚至是深深掩埋的自己。

  从这个角度讲,李世民总结的镜子才是最真实的,他讲: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以说,现实中的镜子,只不过能照出容貌和衣冠而已,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要想真实而全面地了解自己,还要从多个角度去看自己。这就如,有人说你好,有人说你不好。但你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只有你自己站在良心的角度才知道。

  不要被表象蒙蔽,镜中非你。只有了解了真实的自己,才能正确认识自己。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