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襄城县烟田视察。
1958年毛泽东视察襄城县烟田,发出了“烟叶王国”的赞叹,可以说对后来许昌烟草行业的发展起到不小的作用。
“满市烟香溢,连畦豆叶长”
在新中国编年史上,1958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发生的一些事情,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我国“一五”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于1956年提前或基本完成,毛主席和党中央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大规模经济建设上来,并开始思考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当年5月,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提出争取15年或者更短时间,在主要工业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式”超高速发展道路的同时,一直在思考和探索中国广大农村比较理想的社会组织模式。一些地方成立公社的做法让他很感兴趣。当年8月,中共中央在郑州召开会议期间,毛泽东决定到许昌烟区看一看。
说到这儿,《许昌烟草志》编审聂长宏介绍,1950年9月,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兼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周世钊,奔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活动时,途经许昌,看到许昌在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欣然赋诗一首《过许昌》:“野史闻曹操,秋风过许昌。荒城临旷野,断碍卧残阳。满市烟香溢,连畦豆叶长。人民新世纪,谁认邺中王。”
周世钊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同学,新民学会会员。《过许昌》写成后,他把作品寄奉毛泽东,受到毛泽东的称赞。1956年12月5日,毛泽东在给周世钊的回信中,还提到“时常记得‘秋风过许昌’之句”。此诗创作于毛泽东视察许昌之前。有人认为,它可能对毛泽东视察许昌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毛主席冠名“烟叶王国”
在毛泽东来许昌前,公安部前部长罗瑞卿先期到许昌安排考察路线,本来决定让毛主席视察有400亩烟田的许昌县俎庄烟草研究所。然而,1958年8月7日下了雨,通往烟田的路满是泥泞,考虑到许南公路交通便利,便临时变更路线,前往襄城视察。“当时许昌地委没有车,还用了烤烟厂一辆黑色轿车。”聂长宏说。
据许昌文史资料记载,1958年8月7日7时30分,毛泽东的视察车队在襄城县双庙乡郝庄村一块烟田旁停下。下车后,头戴草帽,上穿白衬衣,下着灰色制服裤,脚穿一双半旧皮鞋的毛泽东健步走向烟田。这片烟田烟叶宽厚、碧绿透黄,叶片上的水珠在朝阳照射下晶莹发亮。烟田旁边的谷子,棵高齐胸,谷穗粗长,可与烟叶媲美。
毛泽东环顾着四周丰收在望的庄稼,兴致勃勃地缓缓前行,被露水浸透了衣服。随行的摄影记者想要抢拍这个镜头,毛泽东却制止了。他指着谷子说:“不要光照我,应该照这儿!”接着,他招呼陪同人员:“来,咱们在这里照个相,叫北京人看看你们的庄稼。”从郝庄出来,毛泽东又来到另一个乡的烟田。这块烟田同样是烟株高大、叶片肥硕透黄。毛泽东向烟农询问了烟叶的品种及管理状况后,若有所思地问:“你们的烟叶好,还是山东潍县的烟叶好,比较了没有?”跟随在毛泽东身旁的许昌专区领导回答说:“人们都说这两个地方的烟叶好,不过我们没有作过比较。”毛泽东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啊!”跟随者赶紧介绍:“现在全国12个省的烤烟会议在我们这里召开,他们都说这里的烟叶长得不错。”好像得到了答案,毛泽东终于满意地说:“在你们这里开会,你们的烟叶一定不错。”毛泽东健步登上田间的一处高埂,举目四望,只见烟田一块连着一块,一片比一片茂盛,如同烟林,无边无际,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这情景触动了毛泽东的豪迈情怀,他不禁赞叹:“你们这里成‘烟叶王国’了!”
视察车队顺着襄县至禹县的公路行驶时,还在一个叫小张庄的村庄停了下来。此时,正在这里开会的乡、社干部和在田间劳动的群众听说毛主席来了,都欣喜若狂地从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来,不停地欢呼:“毛主席好!毛主席好!”
小张庄小学的师生得知毛主席来视察的消息,迅速用红纸扎成大红花,排着整齐的队伍向主席献花。献花的学生之一李深义手中还拿着一本初级小学算术课本。毛泽东从李深义手中接过书,翻了翻,亲切地嘱咐道:“要好好学习!”接着,他转脸对省、地、县的干部说:“这些孩子大的有十来岁,小的不过六七岁,‘赶英超美’的事情,将来就靠他们了。”和主席接触的这一幕,一直印在李深义的脑海里。如今,李深义仍然保存着当年的那本算术课本,课本上歪歪斜斜写着“李深义”三个字。为了永远铭记那一天,毛泽东视察走后一个星期,他的名字也由“李深义”改成了“李八七”。毛泽东离开许昌后,新闻媒体报道了毛主席视察许昌烟区的新闻。从此,许昌“烟叶王国”的美誉名扬国内外。
为纪念1958年8月7日毛泽东来襄城县视察,2013年,襄城县重新在十里铺镇小张庄西侧,建设了占地126亩的八七广场和毛主席视察襄城纪念馆。广场上矗立着一尊高9.9米的毛泽东铜像。
许昌烟草的“黄金时代”
毛泽东的这次视察,让襄城“烟叶王国”的名气越来越大,对许昌烟草行业后来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5年之后,当时的许昌卷烟厂就由6个地市22个县的100多家卷烟厂合并而成,发展迅猛。
1983年,许昌市烟草专卖局、河南省烟草公司许昌分公司成立,下辖许昌县、禹县、襄城县、郏县、临颍县、叶县等15个县级烟草专卖局,许昌烟草发展进入突飞猛进的时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许昌卷烟厂生产的香烟分甲、乙、丙、丁四个级,又分甲一级、甲二级。丁级属于最差的烟,所以不分级。最受群众欢迎的是丙级“许昌”,一盒0.25元,在全国畅销。当时,中原地带最紧缺的是钢材和木材。许昌人到东北采购商品时,先给对方递上一支丙级“许昌”。对方说,再来时带两条烟,照价付款。采购员便带过去一箱香烟。有了这一箱烟,他们不管办啥事都“通吃”。不仅如此,如果谁走亲戚能带上两条价值5元钱的“许昌”或“中原”,就会让对方高兴得不得了,更少不了好酒、好肉招待。
如今,像许昌人耳熟能详的“许昌”、“中原”、“大前门”、“双狮”、“帝豪”等品牌的香烟,已经成了人们的记忆。
在聂长宏提供的由许昌市烟草专卖局出版的《许昌卷烟厂烟标集》中,收录了441种从1949年到2003年的烟标。一个个色彩各异、设计不同的烟标,已成为许昌烟草历史和烟草文化的有力见证。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