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38岁,四川省南江县人,大专学历。1996年大专毕业后,他在南江县地税局当上了一名公务员。2003年,心怀创业梦的陈斌毅然辞去了工作,远赴上海进入一家外资企业从事财务工作,成为一名高级白领。2008年他通过重庆市酉阳县政府招商引资,在龚滩镇杨柳村尖山子从事畜牧养殖。而现如今种植烤烟成为了他的主业,也助他实现了梦寐以求的“致富梦”,并由此演绎出一段从“白领”到“烟农”的动听故事。
2008年,经过深思熟虑,陈斌携老婆从四川老家来到陌生的重庆市酉阳县龚滩镇尖山子进行创业。大家都知道“创业艰难”,创业的初期是苦涩的,尖山子是一个海拔在1200米以上的荒无人烟的地方,交通条件差,到了冬天山上异常寒冷,下雪后的崎岖道路常常因结冰而不能行走,住宿和生活条件也都十分的恶劣。
陈斌回忆说,每到夜幕降临,他便想起自己在上海外资企业从事财务工作的那份惬意,虽然有时候也很累,但不用操那么多心,再看眼前这种情形,他在内心深处不止一次的问自己:值得吗?
“创业梦”动摇过,然而他也清楚地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他最终坚持了下来,投资盖起来了板房和羊圈,并雇了几名工人,迈开了创业的第一步。
为了能充分利用工人空余时间,增加自己收入,他向当地政府流转了土地,准备种植青蒿等药材,但经过考察,发现青蒿市场不稳定,价格忽高忽低,最后打消了种青蒿的念头。一次在和当地农户的交流中,听说种烤烟不但效益好,而且有政策保障,种烟风险低,资金回笼快,效益又好,于是决定尝试种植烤烟。
陈斌说:“那会儿决定种烟也不只是凭着一股子冲劲,我也静下心仔细想了想。虽然这个地方的土地广阔,但自己一是没技术,二是不清楚土质和气候是否适宜种植烤烟。后来主动联系烟站咨询相关政策,并通过烟草公司请来土壤方面的专家,对这一带土壤进行化学成分和物理性状的检测,最终得出当地适宜种植烤烟结论的时候,我才放下这颗心,大胆进行种植。”
“艺高人胆大”,陈斌第一年就申请种植了100亩烤烟。虽然是一个种烟新手,但他勤学好问,经常向龚滩烟站的技术员和当地有经验的烟农请教,认真学习研究了育苗、大田管理、烟叶烘烤的关键技术,并重金聘请了有种烟技术的烟农指导生产和烘烤等工作,第一年种烟收入就达到20多万元。
2013年,他仍然种植了100亩烤烟,虽然龚滩基地单元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旱灾,但他的烟叶由于海拔较高,烟叶受干旱影响较小,加上大田管理和烘烤等技术的提高,在大灾之年仍旧获得20多万元种烟收入。
此外龚滩基地单元海拔高,生态气候得天独厚,夏季虽然烈日当头,但凉风习习,丝毫感觉不到炎热,烟叶质量好,发展潜力大,真正实现了“烟在林边长,林在地边生”和“一片森林一片烟,片片都是生态烟”的美好画卷,生态条件接近云南烟区,这里所生长的烟叶也受到了河南中烟和湖南中烟的高度评价。
随着烟水、烟路、烟房、烟机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如今水泥硬化路直接修到了山上,烤烟专业化合作社的成立和专业化服务的实质性运作,使烟叶生产“减工降本、提质增效”正在逐步实现……这一切,都让陈斌扩大规模种植烤烟的底气更足了。
陈斌还准备用500亩适宜种烟土地进行轮作,扩大规模后,每年种植200亩至300亩烤烟,另外200多亩种植绿肥,一方面绿肥可以作为山羊的美味佳肴,另一方面可以翻压改良土壤结构,并且山羊粪便经过腐熟后可以作为有机肥返田。
伴随烟叶收获的喜悦和生产技术的不断积累,加上充足的土地资源以及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生产工具,陈斌种植烤烟能够充分实现轮作,烟叶质量普遍较高,种烟收入也不断增加。
2014年,他决定转移创业重心,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扩大种烟规模。他申请种植烤烟200-300亩,实行以烤烟种植为主,养殖业等为辅的新格局。乘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东风,他对做大做强烟草种植、不断增加收入充满了信心。
看着一脸自信的陈斌,我们仿佛看到了他实现心中的“致富梦”那一天的美好画面……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