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先生说
Lachel,专注心理学、认知科学和心智成长。每周四原创更新,与你一起探索事物本质。
宽窄说
快乐,等不到;
幸福,想不来。
创新,窄变宽;
固守,宽变窄。
前几天看到一个问题,很有意思。说:
既然我们的快乐都来自于多巴胺,那为什么大脑不会进化成「自动分泌多巴胺」的模式呢?
这确实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很多人都知道,我们喜欢做一件事情,觉得它有价值,无非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大脑分泌了多巴胺,从而给予我们快乐和满足感;
同样,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吃一点甜食,有助于改善心情,原因同样在于多巴胺 —— 它激活了你的奖赏系统,唤醒了你的动力。
那为什么大脑不能时时刻刻都分泌多巴胺,让我们每时每刻都处于「快乐」的状态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让我们感到快乐的,本质上来说,并不是多巴胺本身,而是多巴胺的变化。
什么意思呢?首先了解一个基本事实:大脑其实是每时每刻都在分泌多巴胺的。我们不妨把正常情况下的多巴胺水平,假定为1。
当你获得一个奖赏 —— 比如得到一笔奖金,高分通过考试,或者得到别人的赞扬时,多巴胺分泌会升高,假定为2。
那么,让你从奖赏中获得快乐和愉悦感的,究竟是什么呢?是「多巴胺为2」这个结果吗?不是,而是「多巴胺升高了1」这个过程。
也就是说:多巴胺起作用的机理,其实是通过浓度的「变化」,给大脑打下一个记号,告诉大脑:这件事情是有价值的,帮我记下来,强化它。
所以,很好理解:自然状态下,如果大脑分泌多巴胺的水平从「一直都是1」变成「一直都是2」,会有任何区别吗?不会。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大脑会立即适应「多巴胺=2」的状态,并把它变成一种日常状态。只有当它变成3、4、5……时,你才会感受到快乐。
它唯一起到的作用,甚至还可能是负向的:你需要更大剂量的多巴胺变化,才能使大脑得到激励。
这个理论,就是 1997 年 Schultz 等人提出的「奖赏预测误差假说」(Reward prediction error hypothesis)。
这个假说优美而简洁,它揭示了一个极其简单的结论:多巴胺实际起作用的,并不是实际奖赏,而是实际奖赏与预期奖赏之间的「期望差」。
所以,与其说多巴胺标记的是「快乐」,其实不如说,它标记的是「惊喜」,也就是超出预期的奖励和刺激。
这里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地方,我们来一一细看。
当大脑第一次获得「惊喜」时,多巴胺会大量升高,给大脑打下一个标记,把这件事情跟奖赏联系起来。我们假定,此时它的水平是100。
而当第二次重复这件事情时,大脑会怎么样呢?第一次的「惊喜」,会变成第二次的「预期」。也就是说,第二次你做这件事情,你的预期已经不是0了,而可能是20。那么当你同样获得100的奖励时,你的「期望差」就变成了80 —— 这跟经济学里面的「边际效用递减」其实是共通的。
这意味着什么呢?当你重复这件事情5次,你的预期可能就变成了100。这时,如果奖励同样是100,它对你而言就已经毫无吸引力了。也就是说,它已经成为了你的一个「常态」。
所以,我们会说:在人际交往里面,如果一个人长期对另一个人特别好,那么久而久之,这种好就会成为一个常态,对方是感受不到的。
反而,这种好一旦下降了,这种「变化」就会被对方觉察到,从而产生负面的感受。
同样,在公司里,如果一个人总是任劳任怨、乐于助人,那么久而久之,这种「助人」就会被大家当成「常态」。在大家的眼里,有问题就找你,你帮忙是正常的,不帮忙才是不正常的。
他们不会考虑到,你所做的、所承担的,很多时候已经不是你分内的事情了。
所以,很多时候,快乐是什么?并不是「我得到了什么」,而是这么一条公式:
快乐=(你所得到的-你所期望的)/期望
拥有越多,期望越多,你就越容易索求更多,越加患得患失。同样,你所注意到的,更可能是「失去」,而不是「获得」。
回到前面的分析。
当你第二次开始做这件事情时,你大脑中的多巴胺浓度,从0变成了20,这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
你会发现:从1到20,同样是一个变化,同样产生了「期望差」。
根据前面的内容,有期望差,就存在奖赏。这也就是说:我们第二次做这件事情时,其实已经相当于提前「预支」一部分奖赏了。
那么,预支的这部分奖赏会起到什么作用呢?它会提高你维持、推动这个过程的动机,让你有更强的动力去把它做完,来获取到剩下的80的奖励。
心理学家 John Salamone 在一个实验中,给两组小鼠呈现了两种食物:第一份可以直接取到,第二份较大,但需要跨越栅栏。结果发现:低多巴胺水平的小鼠,几乎都选择了前者;而高多巴胺水平的小鼠,会更倾向于跨域栅栏,来获取更大的食物。
你会注意到:这其实就是「动力」的来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驱」。
也就是说,自驱力来源于什么呢?一是意外的惊喜,它起到了定向的作用;二是预支的奖赏,它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强有力的驱动力。
更进一步,大脑是有神经可塑性的。这个过程,重复一次,未必会成为驱动力。但不断地重复、循环,并稳步提升奖励,你就会更加愿意去探索这个世界。
这就是一个强化的过程。
为什么说这个时代,许多人都显得非常「丧」?
一部分原因也许就在于:单调性和不确定性,这看似矛盾的两者,形成了两道巨大的枷锁,牢牢地困住了我们。
一方面,我们的生活太过单调,太过一成不变,每一天几乎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都在重复自己过往的模式,缺乏意外和惊喜,也缺乏能够吸引你为之奋斗的目标 —— 这就导致了,我们很难获得「定向」。
我们的行为,都是被生存所推动,而不是为生活。
而另一方面,整个大环境,又过于云诡波谲,充满不确定性。每当我们想尝试一些改变,想踏出一步时,就很容易迷失在这种不确定性之中。我们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获得「奖赏」,也缺乏一条明确的、可复制的行为路径。
这就导致了,这个自驱的回路,哪怕能转动,也很难持续地运转下去,不断强化你的探索动力和激情。
我们就像偶然被抛到汪洋大海之上的一叶孤舟,载浮载沉,随风漂泊。
但这并没有抹除我们获得快乐的途径。
我很喜欢一句话:万物之中,希望至美。至美之物,永不凋零。
为什么说希望至美?因为,希望的本质是什么,是可能性。
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处境,始终相信「会有好事发生」,始终知道有那么一些路径,是可以尝试的,可以带给你「惊喜」的 —— 这才是最令我们心驰神往的。
我在以前很多文章里都讲过:大脑有一个根本的需求是什么呢?追求稳定。
实际上,我们可以说:稳定和不稳定,是大脑一对最根本、最永恒的矛盾。大脑从稳定中获得安心,又从不稳定中得到锻炼。
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让大脑不断地「把不稳定变成稳定」,继而去面对新的「不稳定」,才是一种良好的状态。
什么意思呢?如同我在做成任何事情的方法中讲的:当你已经习惯了一个模式,它就会变成一个「稳定态」。而新的变化,新的思考方式,新的行为模式,乃至于新的冲击,对大脑来说,就是一个不稳定的变量。
面对这个变量,大脑会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逃避它,继续把自己困在「旧的稳定态」里面。另一种是面对它,消化它,把它纳入到自己的旧模式里面,进入到新的「稳定态」。
走向前者,你就只是在活着,重复自己的每一天。走向后者,你才是在生活。
你每天工作,加班,下班回到家看会剧睡觉,这是一个旧的稳定态。你决心改变,每天回到家后读15分钟的书,写一点笔记。一开始很困难,慢慢地适应了这种状态,乃至于把自己其他的活动、安排都做了一些调整,觉得生活更充实,更满足了。
这就是从旧的稳定态,转移到了新的稳定态。
好的生活也应当是这样的:基于一个稳定的形态上,不断地迎接新的变化,新的可能性,让自己不断地吸纳「惊喜」。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