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定的年龄,越发爱思考一些事情,然后发在微信朋友圈里,这并不是高调,因为本没有任何资本来张扬。吾不勤于读书,然渐渐地爱通过文字来抒发内心的一些感受。这些“感受”大多都是对生活、理想、现实的思考。
理想是什么?孩提时候,理想是等待赶集回来母亲箩筐里的水果,或者是带有薄荷味的“糖根”。当然,看到母亲躺在病榻上的痛苦,渴望母亲早日康复也是内心的理想。
长大了,读中学的时候,渴望成绩名列前茅,考上理想的大学,金榜题名让父母脸上有光,也是内心的理想。读大学时,很想学业有成、收获满满,然后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单位,又是内心的理想。
参加工作后,想拥有一个温暖的家,不用漂亮的她,只要相互关心体贴、嘘寒问暖、同甘共苦的爱人。逢年过节能开车回老家看看,与亲人一年团聚一次,偶尔到故乡的山峦中去走走,在层林中闻闻花香、听听鸟语、呼吸新鲜空气,回味年少时候的点滴,也是别有风味的理想。
如今,当自己快踏入不惑之年的时候,对理想的追求,却突然迷茫了。什么是理想?我真的找不到恰当的答案了。能活着,健康简单宁静地好好活着,不攀比、不羡慕、不嫉妒,让自己内心变得更强大,不让负面情绪烦扰内心世界的“淡泊”也许就是一种理想。
关于理想,越是随着年纪的增长,人生阅历变得相对丰富,答案也会随之变化。我们没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也没有远大抱负,却即使人生很落魄、心态很失衡的时候,也不甘心做一个彻底堕落的颓废之人。
大多数人认为:人生苦短,该及时行乐,趁年轻,该吃喝玩乐,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玩尽天下美景。哪怕只活了三十年,也不枉此生。年轻时候舍不得玩,老了玩不动了后悔不已。如此的理想,似乎有道理,但也应当一分为二去看待。
努力做一个自律的人,当我们有能力去享受某些感官刺激的时候,却刻意“清心寡欲”,这不是为了标榜自己“出淤泥而不染”,只是下意识去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罢了。做一个具备独立思维能力、判断是非的人,并定位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不是叶公好龙、沽名钓誉,与得失无关。
社会应当是“多元化”的,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应当“百花齐放”,不要特别去强调“非白即黑,非美即丑,非友即敌、非奸即盗”,应当求同存异。比如,富豪陈光标很高调地做慈善,捐款后索要证书、锦旗等,因此有人就指责他用心不纯,甚至贬低陈光标是假慈善家,如此的思维过于极端。
怀着某种动机去做一些对社会有用的事情,并有意或无意去追求一点无伤大雅的“回报”,如此做法并没有不对。历史古今,又有几个真正的“圣人”?是人都会有追求,这种追求可称之为“理想”,理想因人而异,不该区分绝对的对与错。这个星球上,估计没有完全的“小人”,也很难有纯粹的“君子”。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