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热搜上#人民日报评雷霆战将#话题引发热议。
“八路军战士”住别墅、涂发蜡、妆发精致...主角在炮火连天的作战中还能悠闲的来杯咖啡?最令人吃惊的是,在枪林弹雨中还有那永不离手的“雪茄”!
↓↓↓网友连连直呼影视创作要尊重历史、尊重观众。
到底是什么样的领导段位才能抽的起雪茄?
这看似“新颖”、“悠闲”的小资行为到底符合历史实际吗?
这儿有一份关于雪茄在中国的历程,让我们结合实际历史说话。
你可能以为雪茄进入中国的时间较晚,但是其实雪茄在中国存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乾隆16年,也就是1751年。在当年成书的《澳门纪略》中就有关于“雪茄”的记载,“烟草可卷如笔管状,燃火,食而吸之”,这所谓的“毛管状”的烟说的就是雪茄。到了清朝末期,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雪茄有时会成为出使欧美回国的携带品,但是由于价格高昂,真正消费得起的中国人少之又少。
后来吸食的人多了,一个小规模的手工卷制雪茄生产作坊在中国沿江、沿海发达的城镇应运而生。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四川省中江县烟商吴甲山、游福兴合伙创建了一个手工雪茄作坊,自产自销。之后还出现了以销售雪茄为主的永泰栈、广东商人在湖北省宜昌开办从事有规模的雪茄生产相关事务的茂大卷叶烟制造所。
在光绪二十七年李伯元创办《世界繁华报》,他写了一篇连载小说《官场现形记》,里面就记录了雪茄。在1896年李鸿章访问欧洲,英国送给李鸿章就是一盒雪茄,雪茄的烟标刻有朝服图案,雪茄的盒子上还有一行金字:中英邦交从此永固。
进入20世纪,雪茄的制作工厂慢慢增加。如: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上海成立人和雪茄烟有限公司;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山东兖州成立琴记雪茄烟厂;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广东成立广州烟草公司。早期的雪茄烟厂多聘请外国技师,使用进口烟叶,生产花色雪茄,商标也模仿进口烟的样式。同时期,四川的什邡、中江已建有规模较大的雪茄烟厂。
民国初期,上海等沿海对外开放地区吸食雪茄的人增多,雪茄生产发展迅速。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西方国家忙于战事,雪茄进口锐减,广东、上海等地区民族资本雪茄烟厂纷纷设立,仅广州及附近兴办的大小雪茄烟厂就达100多家。
(中国雪茄)
但好景不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外商雪茄公司卷土重来,国产雪茄遭到重创,仅剩广东汉昌公司、上海福记雪茄烟厂继续维持生产外,其余厂家纷纷歇业或倒闭。
进入20世纪20年代,国民政府开征雪茄烟捐。由于成本增加,外商雪茄烟厂停业,民族雪茄烟厂又有了新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初期,由于各阶层纷纷加入办雪茄厂,让中国雪茄产业又呈现出了蓬勃发展之势。
(中国雪茄)
抗战期间,雪茄进口中断,位于沦陷区的雪茄生产逐步萎缩,上海较大的雪茄烟厂纷纷倒闭。抗战胜利后,由于国外雪茄向中国倾销,加上税赋繁重,运输困难,不少民族雪茄烟厂(坊)纷纷倒闭,勉强维持生产的,也大都处于时办时停的半开工状态。到1949年,四川全省只有30个厂(坊)继续生产,当年产量不足2万箱。
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雪茄生产主要集中在上海、四川、山东、浙江等地,广东、贵州等省也有零星生产。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农作物大减产,烟叶奇缺,雪茄产量大幅度下降,各地雪茄烟厂纷纷减产或停产。
1976年后,各省纷纷恢复雪茄生产,一时呈繁荣之势。20世纪80年代初,多家雪茄烟厂引进技术,改传统手工制作为机械制作,或两者结合。但到80年代中后期,随着消费者吸食口味的改变,雪茄需求量逐年减少,市场逐渐萎缩,许多雪茄烟厂纷纷停产或转产。如今,随着消费者喜好的变化,手工雪茄又逐渐增多起来。
由以上曲折的中国雪茄历史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在新《亮剑》的时代背景下,雪茄是存在的。但是根据历史记载,到底是什么样身份的人可以抽得起雪茄呢?
“中华大地处处战火纷飞”的抗战阶段。雪茄年产量不足两万箱,而雪茄价格可想而知,我们以最贵的“亨牌”为例,最低价时一块大洋可以买4根,最贵时两块大洋只能买到1支。而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雪茄绝对不常见,也不是一般条件环境下能“永不离手”的。
因此,影视化创新表现方式而绝非商业时代下的偶像化。结合历史符合实际,这是对原著的尊重,更是对浴血奋战过的英雄们的尊重。只有心怀敬畏,尊重历史,尊重观众才能拍出经典接地气的影视作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部分雪茄历史文字来源:东方烟草报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