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当我在窗前驻足,凝视绿油油的田野,凝望远山缭绕的白雾,我很想家。淅淅沥沥的雨还在下,戊戌之年从立春,下到了端午。
是的,已经过了容易感伤的年岁,可是,我还是会想家,想那一方生我养我的山水。充满希望的田野,柔美变幻的白雾,还有那让心灵安静的乡音,时时出现在梦里。
愁是端午的心事。乡愁,谁人没有?
最无法设定的,是人生路。时间往后退5年,我从未想过会与这方天地结缘。人生的轨迹,也跟着变了。师宗陆良两个县,很近,也只上百公里,来去也便利,但离开家乡的心,却似乎很远,就像瞬间生出重重山、重重水,总有些东西,让人无法触及。特别是亲人有病有痛时,赶那一百多公里,就像一辈子那么远,让人可以把这小半生,从头忆一遍,叹一遍。
我承认,向来敏感细腻的心,这些年被尘世烟火磨得安静了许多,没有太多时间去思考、去感怀,没有太多空间去安放曾经清高的灵魂。贴近烟火凡尘,更多的是朝五晚九的工作和柴米油盐酱醋茶以及身边实实在在能守护的人,就这么些个,已经把我的时间和空间,瓜分得干干净净。曾经那么爱码文字的我,也很少再提笔。偶尔,午夜无眠时,会有一丝恍惚,忆起曾经的梦曾经的愿,恍如隔世般。
此下,时令已入芒种、接近端午、追赶夏至。记得往年的夏天,火样的炙热,而今年,夏天似乎格外潮湿,微风送着小到中雨,一阵赛过一阵。就这么不经意间,雨,就从立春飘进了端午。戊戌端午的雨,渐渐不再带着往年夏天的桑拿浴,一阵赶着一阵,有了丝丝清凉。就是这清凉,被风吹过来抚在脸上,吹乱头发,吹醒眼睛和耳朵……那些慵懒困顿的日子,被吹成过往。端午天,骄阳似火,小春作物趋于成熟,付出过汗水和心血的人们,都期待成熟,那是经历千辛万苦的孕育和成长后的回报,让人充满希望,充满喜悦,充满力量。乡愁,往往在麦收的气氛里,得以慰藉。
迷蒙的细雨,打湿了师宗的山野、凹子。一个周末的傍晚,我追赶着夏雨的脚步,撩开细雨编织的珠帘,走进烤烟随风飘荡的第二故乡画卷。
“党的政策似春风,吹进农家暖心窝。科技种烤效益高,一年赛一年。哎呀吆喝哟!”多么动人心弦的壮族调啊!这歌声,从一个村公所房顶高音喇叭飘向四面八方的田野。我站在田头,被这如痴如醉的壮族歌王歌后嗓音,撩得心情愉悦,深为农民致富而高兴。我走进田间,仔细巡视每丘烤烟地烟叶长势,看着逐渐放黄的烤烟,我有一种说不出喜悦。葱笼金黄的大田里,只见有一位刘三姐,身背喷雾器,机灵的双手,不断操动着喷雾器的把柄,乳白的生物抗菌液从烟叶流到根底。看着刘三姐忙碌而欢快的倩影,和大田中鲜艳的壮族服装,似乎把大片的烟叶,点缀得溢光流彩,春花烂漫。高高的烤房,漂亮的壮族姑娘,充满生机的烤烟,加之雨后的白马山作背景,便构成了一幅绝世好看的田园风光,它宛如正在吟诵着一首希望的田野之歌。
“烤烟种得这么好,辛苦了,刘三姐!”我由衷地赞美道。
“辛苦?嘻嘻,政府领着我们发展烤烟,我们要依靠科技和双手,甩掉贫困帽,迈向小康路,还怕辛苦?”刘三姐似真非真的回答,勾起了我对过去的追溯,想起了“半个猪头除旧岁;二两红糖迎新春”吃着包谷饭度日的情景。这种事情,我想它已成为历史,成为一种回忆,况且已一去不复返。
古老师宗的傍晚,静谧恬静。往昔赤红的土地,被规划成整齐的一块块,烤烟到处叶片绿茵放黄。缕缕的炊烟缭绕着山腰,笼罩着村头的一座座烤房。汲着晚风,看着随风飘动的烟叶,对我来说,是一种心旷神怡的享受。抬头再看看,村头伫立的那一座座烤房,眼前似乎闪动着憨厚朴实的老农脸上露出笑容的情景。此时此刻,你定会带着一种酣醇的韵致和怡乐的陶然,迎接富裕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
不知,这世间有多少人,像我这般,如这雨,从山那边飘到山这边,从家乡飘到异乡,从立春,飘到端午……在收获到来前,迎着成熟的金黄色,一跟头撒在眼前的土地上,就这么,把自己交付给第二故乡。
或许,但凡经历过这雨一般的旅程,内心才会在探索中趋于坚定,人生才会在缺憾中趋于圆满。
那么,我便很喜欢感受这样的雨,从立春,飘到端午、飘到收获……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