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频道 > 正文

珍惜人民赋予的“新鞋”

2017年04月19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吴卫东
A+ A

  烟草在线专稿  最近热播的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随着剧情的展开,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老百姓,看过之后,都被剧中的情节所震撼。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该剧反映出众多的案例,都不是偶然的发生,那些个贪官就是因为放松了思想的进步、抛弃了党的宗旨,导致其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扭曲,从“不拘小节”一步步变为巨贪犯罪。看后真的触目惊心,发人深省,警示非常深刻。

  古人常讲“防患于未然”,“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如果一个人在思想上一旦打开了个“小口子”,那就可能像开闸之水一泻千里,而无法收拾。记得《松窗梦语》里有一个非常有寓意的故事——“新鞋踩泥”。这个故事说的是明朝官员张翰,在当年初任御史时,去拜见长官王延相求教为官之道。王延相并没有直接同张翰谈什么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而是给他讲述了一则自己乘轿子发生的小故事。王延相说,有一次他乘坐轿子进城,恰遇天降大雨,其中一个轿夫穿了一双新鞋,一路小心翼翼、择地而行,生怕弄脏了自己的新鞋。进城后,因路面泥泞渐多,这个轿夫一不小心,一脚踩入泥水坑中,把新鞋就弄脏了。此后,这个轿夫便不再小心谨慎,就高一脚低一脚地随意踩去,似乎也不再珍惜新鞋了。最后王延相对张翰说——“为官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

  正所谓“响鼓不用重敲”。张瀚听了这个“新鞋踩泥”的故事后,“退而佩服公言,终生不敢忘”。此后在多年的宦海沉浮中,他都严谨从政,廉洁为官,后来升任吏部尚书的显要职位。正是因为是他不忘“新鞋”之洁,守住了底线,以廉洁自律、为官清正而名垂青史。

  俗话说“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很多党员干部就是抱有这样的侥幸的心理,把“新鞋踩泥”的故事,把慎始慎终、防微杜渐的警训抛掷脑后,思想道德防线自然就出现了问题,就逐渐丧失了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没有了敬畏之心,就可能会不断突破做人、做事、做官的底线。一旦“失足”一次,就不再珍爱自己的“新鞋”,最后就在恣意妄为中迷失了“初心”,迷失了方向,最终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剧中所有的案例,都是心动源于一念之间。其实,任何权力都只是人民赋予的一双“新鞋”,只有珍惜他、爱惜他,才能真正保持“鞋”常新、人常安。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党员干部:“在种种诱惑面前,一个要有情操,这是一道防线;一个要有戒惧,一定要有敬畏之心。”在人生的旅途中,如何能擦亮自己的眼睛,时刻明辨是非,专循干净路来走,不让自己的这双“新鞋”踩进泥坑里,就必须时刻谨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常怀一颗敬畏之心、感恩之心。

  防微杜渐,洁身自好。任何一名党员干部只有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为官,才能不辜负人民的名义;只有政治信仰坚定,行为光明磊落,言行表里如一,慎始慎终,才能使人民赋予的“新鞋”永远沾不上“污泥”!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