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烟,是我们待人接物中必不可少的礼仪。记得小时,父亲外出必留一包香烟在家。如果有客人来访,母亲就拿出烟茶招待,偶尔忘记母亲事后也会向人致歉。基础
那时我总觉这是多余繁琐的礼仪。直到自己长大做了女主人,亲历了一件事情后,才知这个繁文缛节还真不能少。
那是儿子满周岁,家里来了很多朝贺的亲戚,互相都极熟。除了给男性成年客人每人递上一盒烟以示欢迎和感谢外,桌上还摆着各类烟,供客人随便抽。平时大家忙着,借这难得的相聚时光,亲戚们一边聊着,一边互敬自己带来的烟。欢乐的场景离不了烟,也不缺烟。
却不想杯光交错、酒过三巡,有两人竟因一根烟互相辱骂甚而动手。起因是一人挨个儿发烟,唯独没发另一人。大概一人知道另一人正戒烟。且听另一人振振有词:“你不敬烟,怎么知道我不抽烟;再说抽不抽是我的事儿,敬不敬是你的事儿。这不明摆着瞧不起人嘛!”
烟在这时候,已不单纯是烟,还是社交的工具,用得好是维系情感的纽带,用不好是刺断情感的利剑。我那两亲戚无论旁人怎么劝说,誓死再不往来。这只是个例,但也让我领教了其中利害,此后乖乖学着母亲的样儿给来访的客人敬烟。
男人进入社交场合,更需要频频敬烟。敬上的一根烟里包含着友善尊敬之意;恳请劳烦之意;歉疚悔恨之意......无论出于礼貌还是便己便人,这递上手的烟都得接,对于敬烟人是何种用意早已心知肚明。只要在吐出的烟雾中露个笑脸,彼此的心也就近了。如此直截了当、快捷方便的表达方式,远比转弯抹角、不着边际的言论让人轻松惬意,事半功倍。这适合男人注重结果的心理特点,烟在此时成了男人在社交场合的一张嘴。
烟敬上,接着还得点火。如此在礼仪上才算尽善尽美。点火需讲究技巧,室内室外,人前人后,无不透出交际中敬烟人的八面玲珑。通常需要一手打火,一手微掩,在室外是防风吹灭,在室内是表示尊敬之意。
我不抽烟,也不鼓吹抽烟,相反曾劝过生病的父亲戒烟,但发现父亲偷偷抽烟时我没有言语。想起父亲辛苦一生,爱烟但从没舍得抽好烟,如今我有能力为他买好烟时他却不在了。今年清明去祭拜他,我点燃一支黄鹤楼的为了谁放在他墓前,两行清泪随之落下......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