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频道 > 正文

读《诗经》品中国女性之美德

2013年02月28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薛英杰
A+ A

  张衡有诗云:“淑性窈窕,秀色美艳。”形容女性之美,娴静文雅,最打动人心的美女形态赋予了现代人——“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这与《诗经?周南?关雎》中“窈窕淑女”中相貌姣好,具有贤慧德行和修养的女性相吻合。  

  《诗经》描写当时女性的生活状况和情感世界。《诗经》中的女性,或清新淡雅,或勤劳勇敢,或和顺温柔,或真率热情,无论是哪种,她们都是美丽的,有很好的德行。古人尚且明白,女性如果没有好的德行,没有好的性情,在美的容颜也是枉然。这就是《诗经》为我们传达女性美的同时,女性应具有以下美德。

  1、勤劳善良之美

  《南.葛覃》中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一片片碧绿的葛藤,蔓延在幽静的山谷里,被一阵“喈喈”的鸣叫打破,在这美好境界,女主人公的身影是飘忽不定的:刚看到她弯腰“刈”藤,转间又见她在家中织布。由此可见,山谷中葛藤、黄雀的美好春景,和织作的繁忙劳动,传达了主人公期盼中的喜悦,也体现了主人公心地厚道,既温柔又和蔼,谨慎又周到,勤劳善良,足以令夫家疼爱并带给父母莫大安慰。

  2、宜家之美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一个女子,若能让一大家子都和睦幸福,外在的貌美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颗善良的心、良好的品德,要有“宜室”、“宜家”的内在美,才能被夫家所接受。日子才能和顺美满,其乐融融。不懂得和顺,亲善家人,是很难让一个家族兴旺起来的。所以,对于女性,能否爱家人,孝敬长辈,友善手足,是非常重要的品德。

  3、孝悌之美

  在《周南.汝坟》中,此首诗描写的是丈夫在外,秋往春来一年又一年,她孤苦无依、忍饥挨饿,维持生计,照顾父母,,亲善兄妹,勤劳的女子,如此贤惠,所以深得夫家的喜爱,女儿过得好,免去父母的担忧,这本身就是一种孝和剃!

  “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悌。在《诗经》当中,真正核心是孝。孝,如庞大建筑的根基,一切成就最初都源于孝。孝是光源,没有它,整个人生,整个社会都将黯淡无光、漆黑一片。孝是溪流,完全浸透在人生的全部,都含着孝的质子。孝对人格的意义,是绝对的不可或缺。

  4、温柔、安静之美

  《诗经》里的女子,基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柔静如水处下之美”。女人,柔情如水,柔情得如缓缓流淌的山泉,悄无声息地滋润着青山、大地,催开大自然的桃红柳绿;女人,纯情如水,纯情得如小溪水般清澈纯洁,明亮见底,生命孕育其中,珍宝蕴藏其内,包容万物!女性的柔静之美是天下最强健,最坚强、最坚韧的力量,人生之苦难与忧患能在她们柔弱的肩膀上奇迹般地承受起来。

  她“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饶富修养,能勤俭持家,对婆母、丈夫皆善待之。这就是《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刘兰芝几乎再现了《诗经》中对女性形象的各种内在美好品质的刻画。她为人沉静聪慧、宽容自持,面对婆母的驱谴、丈夫的留恋、娘家兄的势利、社会的险恶,她心如明镜,厚德载物,是最美的女性!就是因为有了这些品德,所以刘兰芝跟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这么多年,一直在读者的心里。

  《诗经》让我们拥有慧美的眼睛看这个美丽的世界,原来我们平凡的生活可以如此诗意。即学到了古典诗歌的魅力,学到女性自然、中和玄妙飘逸的美德,成为今天女性朋友追求美好生活的最高境界。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