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家上小学的孩子,拿回来一张学校评选“最美少年”倡议书,文中明确了“最美少年”的评定标准,诸如:搀扶老人过马路;帮助妈妈爸爸做家务;帮助爷爷奶奶穿针引线等等,看后让人无不感慨,这些事情不能不算是美,这个“最美”让人难觅精彩,是应或者是必须做到的,该是具有的基本素质。
而今,“最美”一词很似流行,网络上时不时地就会有“最美某某人出现”,与“最美”形成鲜明的反差是,老人摔倒了无人敢扶,溺水者危在旦夕,救捞者还要与家属为打捞费用争持不下,延误了救助时间溺水者命殒黄泉。把人团结在一起的是精神而不是文字和口号,到不是说搀扶老人过马路的行为不美,也不是说这些文字和口号或者活动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传颂这些原本的美德,原本的质朴,原本与生俱来的禀性。
“物以稀为贵。”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许多本该传承的美德,应是将这些美德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结果却遗失殆尽,才使得连搀扶老人过马路,帮家长做了点家务活都冠以“最美”,折射出美的贫乏,美的不够,美的不是那么的精彩。
在小学生中开展“最美少年”活动没什么不对,将日常本属应该干的事情,成为衡量标准,显得美的起点太低,美的轻描淡写,黯淡无光。美是一点一滴的积累,应在举手之间。
一个小的动作,一个小的行为,就冠以“最美”,美就太廉价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不变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大爱,体味人与人之间互助的温暖,社会的和谐,才可为是最美,最为感动的。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