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读书常读到描绘桃花的锦绣文字,桃花这种花也成了人们寄托思情的载体了。唐朝诗人崔护写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宋朝书法家刘敞又作诗赞道: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清朝大才子袁枚也被桃花的美撼动心灵,提笔就撰诗美誉: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翻开古卷,桃花和文人情怀总有联系,几千年下来,桃花也染尽了人的七情六欲,古装电视剧与电影也都喜欢在桃花盛开处拍摄美好的片段。
阳山桃花
春天,踏青,桃花肯定是要赏的,好比中秋赏月吃螃蟹蘸醋一样,是个文雅的事。无锡位于江南一代,太湖畔的明珠之地,青山湖水哺育了桃花,无锡人谈到桃花,能说的一定很多,因为他们太熟悉桃花了,溯源到春秋时期,地处越国的无锡是风水尚地,富庶且民风安逸淳朴,与外界无争,颇有《桃花源记》里记载的模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模特”是否是江南好地方无锡,还未有考察,但是只要在春花三月里到无锡看看漫山、慢地的桃花,身临桃花源的感受有心而生。
说起桃花,无锡人竖起大拇指推荐的地方想必是阳山。阳山桃花闻名中外,一座阳山、一湾阳湖,见证了数千年文明的沧桑。阳山广种桃树,每逢春暖花开,漫山遍野的桃花交相辉映,民居庭前屋后开满了桃花,阳山人也自豪地把阳山称为“桃花源”。
人们夸樱花是梦里的姑娘,忽远忽近,不食人间烟火,而夸桃花是邻家初长成的农家姑娘,温柔大方,两种花两种美的展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桃花比起樱花,更容易亲近,花红叶绿,色泽跳跃醒目,花开新鲜又纯粹,红红绿绿交错在一起,多少看上都带着些朴质喜庆的乡野村落气息。席慕容在《一棵开花的树》中写道“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也是借桃花赞美了爱情,桃花在春天里即是漂亮大气的姑娘又是一份情、一段爱的表达。才子佳人,花为媒,催人遐想无限。
阳山的桃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赏桃花到水蜜桃的盛产,桃花已经成了这片土地的标志,每年的桃花节也是吸引无锡人与省外游客闻香而来的好时节。阳山的山间、山坡、阳湖与村落小巷只要到了三月里到处开满桃花,站在阳山之巅,瞻望山脚,不难发现,十里桃花恰似一层层粉艳的浓雾在阳山大地飘散,山脚下的桃花开得惊艳,山坡上的桃花开得喜气,小巷里的桃花又开得孤芳自赏,近看远看,俯视仰望,处处皆如美画一卷。
阳山的桃花惊艳了,阳山的桃花闻名了,传说也从尘封的老人嘴里流传千里。相传,阳山本来是没有桃花的,千年前此地正好是天庭蟠桃园的正下方(古人的天象观与今天不同),西游记里孙悟空被派到蟠桃园看守桃树,哪知猴子泼皮撒野,偷吃仙桃,将桃核随手乱丢,正巧桃核扔于阳山土地中,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仙桃桃核受了太湖畔好风水的养育,终成桃林,飘得阳山处处祥云朵朵。
当然,孙悟空是书里的人物,天庭也是乡野传闻。虽不真实但也给阳山的桃花点上一丝丝仙气,明代梁辰鱼作《浣纱记》,范蠡功成名退,携西施泛舟而去,寻找地方隐遁,寻到了次年春日,范蠡走过曲径,脏了衣服,破了鞋子,憔悴之际正望见满眼粉色桃花,在晨曦的雾气里仿佛仙境,范蠡豁然开朗,便来到了阳山定居,归隐山林,尽享田园乐趣。
阳山桃花开的时候,还有油菜花的相衬,红黄蓝三色一组合,春的味道就更浓了。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