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广角 > 烟草史话 > 正文

烟史屐痕

2013年11月20日 来源:烟草在线据《东方烟草报》编辑整理 作者:赵晓阳、曲振明、张妍
A+ A

  烟草市场的逐步形成
   
  随着生产、加工业的发展,清代的烟草贸易及市场逐步扩大。受自然经济结构的影响,鸦片战争前烟草行业中的资本主义成分仍然比较薄弱,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也很有限。但是家庭手工业形成相对独立部门的趋势已经明显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要求的规模发展了,在布局上形成了主要产区和非主要产区,在产品上也有了名牌和非名牌之分,这就为商业资本的活跃提供了条件,进而使烟草的贩运与销售成为商业活动的中心。在当时的烟草贸易中,形成了一批像福建的漳州和泉州、湖南衡阳、湖北汉口、山东济宁、甘肃兰州、四川中坝等大大小小的商品集散中心。地区间的交流十分活跃,如产于福建漳州石码的乌厚烟,在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就用来供应军队,成为大陆烟制品传入台湾的开端。康熙年间,福建、浙江的烟丝普遍销往台湾,并在乾隆年间达到高峰。清代烟草制品中约有3/4的为旱烟,其余为水烟、鼻烟、嚼烟等。
   
  烟草商人富裕之后,往往出钱赞助地方事业。如乾隆年间,山东潍县烟叶行捐助了二百四十千钱以修筑潍县土城。为回报烟商的支持,当时的县令郑燮(号板桥)颁布《潍县永禁烟行经纪碑文》,明令取消破坏烟叶经营的中间商。
  
  烟草进出口贸易的活跃
   
  清代对外烟草贸易十分活跃,清初黑龙江的中俄边境“互市”中,烟草作为中国的一种产品,与俄罗斯人进行易货贸易。当时的俄罗斯人以牲畜、毛皮、玻璃、配刀,换取中国的布匹、烟草、姜椒、糖饧等,三四斤烟叶就换一头牛。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正在缓慢向资本主义发展的中国烟草,开始向半封建、半殖民地化演变。一方面西方大量工业品倾销中国,另一方面中国变成了原料供应地。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和工业品资料除了丝、茶等大宗商品以外,烟草所占的比例逐步上升。汉口曾是内地烟叶贸易的集散地,除交易湖北本省的烟叶外,湖南、河南、甘肃、陕西、四川、贵州等地的烟叶也在这里集散,出口烟叶多由这里运到上海,然后再销往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出口到外国的烟叶,有的用于制造雪茄,有的用于制造土耳其烟,还有的用于制造斗烟丝。烟叶出口量不断增加,同治六年(1867年)烟叶出口量仅为1459担,到光绪十九年(1893年)烟叶出口量就达到了113886担。
 
  卷烟的输入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已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随着外国资本的侵入,中国封建经济开始解体,这给烟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同时,西方列强为加速外国商品和资本的侵入,还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定了《中英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开设五个通商口岸,对外实行协定关税。咸丰十年(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美、俄分别签定了《天津条约》,明确进口货物“值百抽五”的税收原则,低关税为外国卷烟商品进入中国打开了方便之门。
   
  19世纪70年代后期,卷烟机的发明使西方卷烟工业发生了一场革命,19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开始大规模使用机器生产卷烟。成书于光绪十年(1884年)的张焘的《津门杂记》中有这样的记载:“紫竹林通商埠头,粤人处此者颇多。原广东通商最早,得洋气在先,类多效泰西所为,尝以纸卷烟叶衔于口吸食之……”由此可见那时卷烟已经传入中国。光绪十一年(1885年),美国烟草大王詹姆斯·杜克在纽约创办了杜克父子烟草公司,不久与其他4家烟草公司联合开办了美国烟草公司,控制了美国90%的卷烟产销量,并开始进入欧洲及亚洲市场。光绪十四年(1888年),上海美商老晋隆洋行开始输入美国烟草公司的“品海”、“小美女”卷烟。
 
  外国烟草资本进入中国
  
  1881年,美国机械师邦萨克发明了现代卷烟机。1883年,美国烟草商杜克兄弟与本杰明一起对邦萨克卷烟机进行了改进,并在工厂投产成功,从此卷烟得以进行高速大规模生产。
   
  1889年,老晋隆洋行取得了美国邦萨克卷烟机在中国的专利经销权,引进卷烟机在中国制造卷烟。同时,大量卷烟从上海、天津、牛庄(营口)、长江各港口输入中国,清末外国输入中国的卷烟每年不下20万大箱。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签定了《马关条约》,允许外国资本家在中国设立工厂。从此外国资本主义就由商品输出转为了资本输出。进入20世纪以后,卷烟工业逐步发展起来,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希腊等国纷纷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美国烟草公司等5家烟草公司与英国帝国烟草公司经过一系列市场竞争,两败俱伤后达成协议:双方各自退出对方市场,联合出资成立国际烟草托拉斯组织———英美烟公司,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同年,该公司兼并了上海浦东美国纸烟公司工厂和美商老晋隆洋行,随后又在汉口、沈阳开办烟厂,开始在华进行经济活动,并逐步形成垄断地位。
 
  清代烟草加工业的产生
   
  清代烟草的商品化生产必然促使烟草经济内部发生变革,实现内部再分工,烟丝加工业开始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相对专业的手工业。随着商业的繁荣和市场的逐步扩大,各地对烟丝进行加工十分普遍,烟叶生产的省份相对更加集中。清代前期,江西、山东、广西、陕西等地的烟丝制造业十分发达,遍布城乡各地,而且许多烟丝作坊都具有一定的规模。仅江西瑞金烟丝作坊就不下数百家,每家雇工数十人。山东济宁每年用于买卖烟丝的白银有200万两,从事烟丝制造的雇工有4000余人。各地烟丝业都有各自的产品,像福建永定条丝烟、山西曲沃旱烟、甘肃兰州水烟是当时全国著名的产品。烟叶种植与烟丝加工是互相依存的,随着烟草商品化生产的加深,商人资本在农村也日渐活跃,从而促进了烟草商品的流通,带动了烟叶生产的发展。从事烟丝加工的烟铺从购进原料到出售商品,发生了新的交换关系,而且雇用较多的工人,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因素。
 
  民族卷烟工业的崛起
   
  在外国烟草资本进入中国的同时,民族资本卷烟工业也开始崛起。1902年,在清廷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袁世凯的支持下,北洋农务局与北京工艺商局联合投资官商合办的北洋烟草有限公司,开始生产“龙球”、“双龙地球”、“地球”牌卷烟。此后,天津、北京、上海、烟台、汉口先后开办了30多家民族资本的卷烟厂。光绪三十年(1904年),美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续签《限禁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约》,遭到了当时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爆发了全国反美爱国运动,“不吸美国烟”成为当时人们的呼声,也因此促进了民族卷烟工业的兴起。翌年,旅日华侨简照南集资10万港币成立了广东南洋烟草公司,次年生产“白鹤”、“飞马”、“双喜”等牌号的卷烟,受到了当时人们的欢迎。由于卷烟制造技术不精,且受到英美烟公司产品的竞争与倾轧,该公司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被迫清理拍卖。宣统元年(1909年),在叔父简铭石的支持下,简照南投资港币13万元作为资本,将广东南洋烟草公司易名为广东南洋兄弟烟草公司,重整旗鼓,继续营业。此后改良制造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受到了欢迎,使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成为民族卷烟工业的代表。
   
  清代民族卷烟工业处于幼稚的成长阶段,在与英美烟草托拉斯的竞争中,受到严重打击和摧残。其原因除技术落后、管理经验不足、资金薄弱等外,还表现在税收政策的不平等上。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