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有害健康,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香烟产生以前,旱烟是主角(旱烟是相对水烟来说的)。起初,烟草有很大的实用性:南方驱蚊虫(蛇),北方取热量。公共的是个体或群体的消遣(因为当时的文化生活少)。
1、助兴材料:喜事时吸根烟,同乐;
2、驱愁材料:烦心事来了,吸根烟,驱赶愁闷;
3、消遣材料:没事干,干什么?吸根烟;
4、交际工具:求人办事,递根烟,过去是礼节(现在有的地方还在保留)。
等等。
在东北及内蒙古等地,旱烟主要是关东烟,关东烟中最强劲的是“蛤蟆癞”(烟的品种之一)。这里的旱烟衍生的文化极其强烈。
1、烟口袋、烟荷包:爱情信物;
2、装烟袋:订亲或新媳妇认亲,都要给长辈装烟袋,长辈还要给“装烟钱”;
3、孝顺烟:晚辈串门,要给长辈敬烟,以示孝顺;
4、迎客烟:家里来客人要卷烟、装烟,是礼节;
5、礼节烟:买上好烟,送朋友。
送礼烟,要自己或请别人品尝好,一定要上乘的,因为关东人最反对要火烟:
1、顶着风;2、冲着灯;3、不吱声。
说全了是“顶着风、冲着灯,人家说话别支声”。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烟要火”(就是烟质量不好,总爱灭)。要火的烟,只能顶着风,风一吹就不灭;冲着灯,就是对着煤油灯,灭了随时点着;人家说话别支声,说的还是要火,你要不停一直抽,人家说话你一插嘴,烟就灭了。
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沉淀着文化的烙印。文学、绘画等艺术作品中,有大量的涌现。但烟虽小,但在文化艺术上用的不当就出现不和谐。比方说,我们画一幅毛泽东或邓小平的画像,手中掐着烟卷(旱烟叫喇叭筒)就自然,文化合拍。如果为新几届领导人画像,叫他们手中掐着烟卷就不合时宜。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