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广角 > 烟标烟画 > 正文

烟标理论研究 水中月雾里花

2014年02月13日 来源:烟草在线据网络编辑整理 作者:皖江风
A+ A

  任何一种收藏品,都需要文化支撑,没有深厚文化的物品在收藏领域是难以持续和缺乏生命力的,烟标亦然。烟标文化从理论上讲还是比较丰富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a)包装(装饰)文化;b)印刷文化;c)书画文化;d)主题内容、历史、社会背景文化;e)人文文化,即作者的设计思想、意图、风格、学术水平、社会地位等;f)出品方的企业文化、企业(乃至行业)变更与兴衰,与国家政令、经济环境、民众意向相关联所发生的变革等。这六方面的内容与其它收藏品相比,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烟标自身的特质。a~e与当今流行的平面收藏品(书画、邮票、门券、火花、书籍等)基本类同,f项则更能体现出烟标文化的个性。

  对于收藏人来说,都会理解文化是藏品的根基和生命力这个道理。既然烟标有如此丰厚的文化,那么为何又说烟标理论研究是水中月、雾里花呢?我们只要仔细想一想,大家手头上洋洋大观的烟标,又有多少能在上述六个方面说得清,道得明?就拿几乎是每枚烟标都会涉及到的书画文化举例,能否说出当年的创作目的和意图?说出作品的风格与特点?作者是谁?作者阅历与生平?作者的水平、社会地位?烟标设计的社会背景及趣闻轶事?再如,大家趋之若鹜的解放前早期标,准确的出品时间,制造厂家规模、文化、厂史的变迁等等,有多少诞生了系统、准确可信的研究成果?甚至到今天连进入中国的第一枚烟标到底是谁?烟标存世量有多少?有多少品种等问题都难有结论,国产第一枚标是啥样连雾里看花都谈不上。或许有人会说,这些说法未免过于绝对,不是有些烟标在这些方面(或某些方面)有结论了吗。不错,谁也不能否认近30年来广大标友所做出的成绩,尤其是以《东北烟标》和《烟标研究》为代表的一批民间烟刊这些年来所做出的积极探索。但是这些成绩比起尚处于空白或欠缺的庞大烟标体系来说,真是不足为奇,也不值得过分夸耀。何以为证?纵观历年来崇尚于收藏文化宣扬的媒体市场,烟标占几何?社会上最具影响力的《收藏家》、《收藏》、《中国收藏》、《中国收藏导报》这三刊一报上每年有多少高质量的烟标文章问世?即便偶然有“豆腐块”出现,充其量也是在充当该报刊的“调味品”,真正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文章可谓凤毛麟角,稀若晨星。

  造成烟标理论研究严重滞后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反映在如下两个方面。

  1、标史资料严重匮乏

  上世纪90年代前,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低下,粗放性的管理模式使得企业并没有保存多少原始生产记录。尤其是早、中期的烟厂,许多都属小规模的厂家,私有企业、集体企业或乡镇企业,这些企业追求的是生产效益和产量,其管理方式过于粗放,不太可能留存原始的生产记录。即便是有一定规模的中、大型企业,经过文化大革命运动、企业改制、兼并、重组、下马等多种的变革后已物是人非,即使有档案也在这些动荡中散失得所剩无几,甚至荡然无存了。解放前的烟企就更不用说,与以上分析有相类似原因,原始资料则更是少之又少。具有讽刺意思的是,一些烟企想举办该厂多少年纪念展,由于缺少自家厂史资料和烟标实物,还得求助于当地烟标收藏人帮助才能得以完成。当前,标友们无论是撰写的文章或是编写的烟标书籍所应用的烟标资料,基本来源于一些烟厂编写的厂史;地方志中的烟企部分;城市档案馆中保留物或散落于各种报刊、书籍中的文章内容等等。这些资料既不全面,也不完整,甚至于有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都有存疑。笔者研究过一些烟史资料,也参加过(协助)某地方志的编写工作(有烟企部分),其中很多内容是依靠当年烟企职工回忆整理修编而成的,不同的人,说法不一,因此就出现了内容相互矛盾,出入较大现象,个中原因有的是因年代久远,当事人记忆的准确性下降造成的。因此,我们经常可见到,对同一个烟企发生同一件事,不同的资料上有不同的、甚至相互矛盾的记载,这就给烟标研究对历史事件真实性还原和考证带来很大的困难。尽管如此,现存的烟史资料也难以覆盖烟企历史全貌,相对于有百年历史,似流星赶月众多的烟企来说(以河南省为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集体和乡镇企业烟厂就多达一千多家),多数的仅能知其名,有的连具体厂址都无从知晓,因此,客观上就给烟标研究工作形成了很大的障碍。

  历史资料匮乏,直接后果便是使藏品自身的内在价值降低了。在艺术品收藏中,藏家非常注重和崇尚藏品创作者的知名度,一件艺术品的鉴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与其有很大关系。在这方面,恰恰又是烟标的软肋。烟标无论是图作者或是书法作者在书画界属知名者极少,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的书画工作者。虽然烟标设计不乏有精工之作,但对一些私企和乡镇企业的烟厂,从多数烟标制作水平上看,书画作品甚为平庸乃至粗糙,甚至达不到现今初、中级画生的水平,其中有些创作者显然不是科班出身还不一定是专职的,就更谈不上艺术成就和知名度了。与其相反,早期烟标在设计上的艺术风格就要好得多,主图画面不仅有时代的凝重与沧桑感,画作也较细腻,主题鲜明,作者的艺术功力也胜过现代作者一筹,这也是不少的藏标人更加热衷于早期标的重要原因之一。自从电脑进入设计领域后,烟标设计已放弃了人工手绘,电脑制图现已成了现代烟标的替代物,这些烟标的作者到底是操作电脑的人,还是电脑这台机器(软件)还不太好说得清。即便算是前者,由于创作和出品权均属企业所有,因此就连作者姓氏名谁绝大多数都无从查找,便更无从谈论作者的艺术风格及艺术成就了。

  2、研究力量不足

  “重收藏,轻研究”是烟标界长期存在的问题。因为研究工作不仅耗时、费神且难产生经济效益,在当今社会盛行一切向“钱”看的大环境下,这项基础工作自然难以吸引多数人参加,是其一。其二,标界收藏人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部分人群不具备研究能力,虽然其中不乏有高知人员,但学者型的收藏家稀缺,整体研究力量相当薄弱。其三,由于受标史资料匮乏因素的制约,理论研究工作难度确实很大,如果不能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很难产生系统性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1987年《丁卯烟刊》在湖北省汉川市创刊,创刊号上,主编发表了《为创建烟标收藏学而努力》一文,这是烟标收藏走过47年后,首次提出的一个宏大目标。此言一出,非同凡响,让众多的藏标人亢奋不已。在后来的若干年内,部分人跃跃欲试,有编制烟标目录的,有编录烟标图集的,有出版各种鉴赏书的,有办研究专刊的,有在民刊上连篇累牍发表文章论述的(近期,还有人别出心裁地抛出所谓的“烟标收藏心理学”命题),最具影响力的是已故烟标收藏家居洽群先生(笔名,烟霞过客),在1993年《收藏》杂志上连载12期的《烟标史话》等等,似乎在烟标理论研究工作上掀起了一轮小高潮。然而,24年过去了,“烟标收藏学”在那里呢?是胎死腹中,还是遥遥无期?均无答案。我们不妨来再回过头来看看这些研究成果,虽然为收藏人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应用工具,提升了烟标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但总体上仍停留在分散性的欣赏层面上,没有一个系统性的理论学说,仅凭这些“成果”就能构造成一门“学科”恐怕还是远远不够的。当然会有人辩解说,建立一门“学科”需要时间,非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常言道:“十年磨一剑”嘛。不错,是需要时间,现在不一定光是时间问题,不是有两个十年都过去了吗?根据当前的烟标的现状(以上有分析),可以肯定地说,烟标不具备建立“学科”的条件和能力,甚至也不具备建立“学科”的必要性。放眼收藏界,无论是主流收藏品还是非主流收藏品,有多少建立了各自独立“学科”的呢?烟标的内在价值比起那些主流收藏品有何资格能在高等学府中登坛授业?有何底蕴在林林总总的收藏品中独占鳌头?有何高深的科学精髓内质能支撑得起一门“学科”之大厦?如果真能使倡导者如愿的话,且不说能否得到社会主流学派的认同,岂不是让那些动辄价值百万、千万、乃至亿元的主流收藏品却还在“学科”大门之外的大玩家、收藏家、鉴赏家们汗颜。

  《丁卯烟刊》主编在烟标界是一位德高望重、德才兼备的长者,也是笔者非常敬重的良师益友,笔者无意要抵毁他几十年来为烟标界做出的贡献,只是就事论事,别无他意。撰写之篇,旨在倡导烟标界要弘扬理论研究之风,期许烟标基础理论有一个质的飞跃。同时也想告诫尚在夸耀“皇帝新装”的人们别存建立海市蜃楼之幻想,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创立“烟标收藏学”或“烟标收藏心理学”上,最终的结局注定只能是“水中望月”,“雾里看花”。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