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年,政府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实行休养生息的经济政策,恢复生产,国势不断强盛,东南沿海地区的手工业和商业日趋繁荣。开明的通商政策促使我国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商业活动迅速发展。据有关史料载,当时的烟草大量传入,在中国形成了烟草种植业,吸烟的风气也日渐兴盛,随之而来的是烟草工商业迅速发展。于是,烟丝加工业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手工业,烟丝作坊迅速遍布城乡。这些作坊一般为前店后坊,大则一二百人,小则十几人,还有一些家庭型作坊。随着烟草贸易的繁荣,这些作坊不仅生产加工烟丝,同时也参与烟草买卖,对外也称烟铺或烟行、烟庄。工商的结合使得大批量生产烟丝成为可能,当时福建烟丝生产极为兴旺。其中,仙游烟草加工业在福建很有名气。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善化里乌台村(今大济镇西南村)一带农民种植从外地传入的烟草,并采用简单工具,手工操作,制作“条丝烟”,俗称土烟,在本县和毗邻地区行销。接着,乌石、万福、富洋、古洋等地的晒烟具有色、香、味俱佳的特色,名扬海内外。清康熙年间,城关徐年盛在仙游、泉州、天津、烟台等地加工、经营烟丝而发迹。道光年间,烟商陈天高在城关创办隆兴烟行,年产烟丝万余担,销往江南各省。清代中叶始,仙游人在福州、泉州、南安、江浙一带几乎垄断烟草市场,形成“兴化烟帮”,仅福州的几家兴化烟铺,月销售烟丝量达30多吨;仙游县内各集镇烟丝月销售量达10吨。商贾徐太同在泉州开设“太同烟铺”,制作的“荔核”烟丝,销往台湾和东南亚各地。
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在福建烟草业的恢复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突出地表现在烟草业中出现了烟草买卖的中介人物,以及行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手工业作坊和工厂。福建烟草种植和烟丝加工再次进入繁盛时期,清代中后期,福建烟丝由于制作技术的考究,因而名品辈出,如闽南的“麟烟”、“赤厚烟”、因选料上乘,加工精细,配方特别,包装考究,在南方风行百年;仙游“徐年盛烟行”所产个游厚烟,不仅输入台湾,往北还打入北方烟草市场。
徐年盛(1655~1739年),清代福建仙游功建里(今鲤城镇)人,清代烟商。年轻时承家业在仙游、泉州等地经营徐氏烟行。后拓展经商渠道,率徐家船队,自枫亭、泉州诸港往来于台湾海峡,运销仙游土产烟丝、桂圆等,又将台湾的名优土特产运销大陆,沟通大陆与台湾的物产贸易;还航运烟草北上,至天津、烟台各埠经销。几年间成为巨富。发迹后为家乡兴办许多公益事业。修建东渡塔(址在今赖店玉塔村)、赖溪桥、双坑桥、金凤桥等。徐逝世后,清廷褒封为朝议大夫,在仙游城内建朝议祠和“荣可嘉”石坊各1座,以旌其德。
据史料记载:至嘉庆年间(1796-1820年),福建烟商的活动范围已达四川、江西、台湾、甘肃、河南、湖北、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天津等地;道光至光绪年间(1821-1908年),全省从事烟草制作和销售的人员进一步增多,一些名烟行常雇工百十人,年产烟丝万担以上。随着烟草种植的社会化,到了清代前期,福建烟草业已形成在闽南以石码为中心的乌厚烟产区以及在闽西以永定、上杭为中心的条丝烟产区。与此同时,福建各地还派生出一大批既无厂坊、又无店铺的行商小贩,他们属于中介人物,以贱买贵卖营利。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