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广角 > 恋恋烟尘 > 正文

我经历的黄烟种植业发展

2012年08月15日 来源: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李培宗
A+ A

  烟草在线专稿  我1981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那时候的农村还不是很富裕,甚至可以说还很贫穷,一个家庭一年的收入也就两三百元,所以,我的童年并不算丰富多彩。

  从我懂事起,我就经常给我父亲到我们村唯一的小卖部去买烟,烟的包装很简陋,种类也很少,相对来说也很便宜,具体牌子记不清了,只记得几分钱一包,最贵的四毛钱一包,但这对于一个靠挣工分为主要收入的家庭来说,已经是相当奢侈了。为了摆脱贫困的帽子,增加收入,村里也进行了很多探索,栽种黄烟就是其中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父亲给集体熏烟,熏烟的设备很简陋,几间简陋的瓦房,烟叶用竹竿一排排的挂在房梁下,里面用砖块简单的砌起一个炉灶,在炉灶里烧火,这就是全套设备。由于条件的限制,很难保证丰收,遇到天气不好,烟叶会发霉甚至烂掉,所以到处可以见到扔掉的烟叶,有一些烤烟房也被废弃了,像一位位垂暮的老人孤独的站立在角落里注视着社会的变迁和农村的变化。

  上小学的时候,国家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田地分配到户,农民可以自己支配,这一举措,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让千万个家庭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一些思想先进的人在种粮之余,把目光转向了其它可以增加收入的行业,慢慢的,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我的父亲就是这其中的一位,种地的收入毕竟有限,他租用了集体的烤烟房,又承包了村集体的几亩土地,继续种植黄烟,虽然技术还不是很成熟,但是我父亲善于钻研,在他的精心管理下,那几年的黄烟收成很可观,每每到了熏烟季节,他几乎寸步不离那个寄托了他全部希望的烤烟房。在我的记忆中,我第一次吃到了香蕉,家里也有了我梦寐以求的黑白电视机。可以说,是栽种黄烟让我们家摆脱了贫穷。

  但是这时候的黄烟种植业,依然是家庭式的小规模生产,更受到地形地势等种植条件和群众小农意识的制约,黄烟种植多散户分散种植,面积分布分散,致使黄烟产业规模化差、产量少,部分群众植烟积极性明显下降,根本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在这种形式下,国家审时度势,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惠农政策,使黄烟种植业及时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大潮,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逐年加大对黄烟种植业的经济投入,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统一提供烟苗,统一投资建设现代化的烤烟房,统一收购,从各个方面彻底解决了烟农的后顾之忧,让黄烟种植户心里有了底,真正得到了实惠。

  近几年,黄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烟叶产量连年增长。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和黄烟产出效益的增加,烟农们发展黄烟的生产积极性显著增强,促进了黄烟的规模化、成片化和现代化种植,形成了一个能真正致富的产业,随着国家对黄烟种植业各方面投入的不断加大,我们的烟草事业必定走上更辉煌的发展道路。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